[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6410.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海;庄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拉特前旗西沙德盖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2;B03D101/04;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014404 内蒙古自治区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选矿 起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以雪胆甲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甲基异丁基甲醇和乳化剂为原料,通过高强度搅拌、合适的配比和超声处理等操作得到该新型的离子型起泡剂。本发明特别针对微细粒金属的浮选,在浮选过程中,该新型起泡剂分散在矿浆中,充气后产生表面荷正电的微泡,金属矿物颗粒表面带负电,颗粒‑气泡间通过静电引力的强化作用发生碰撞,加入壳聚糖‑海泡石最终使得气泡得到非常高效矿化,大大提高了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属于矿物浮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初级原材料的金属矿物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机械采矿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及应用,原矿中以二氧化硅为代表的硅酸盐矿物含量越来越高,同时经过优质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低品位的复杂难选矿物含量越来越高,给现有的矿物加工技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浮选仍然是处理细粒级及微细粒级矿粒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利用目的矿物和脉石矿物表面疏水性的差异,通过相关捕收剂在目的矿物表面的覆盖进一步强化二者之间的表面性质差异,使得目的矿物能够黏附到气泡上进而得到回收利用,而亲水性的脉石矿物则保留在矿浆中成为最终的尾矿。在矿物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的黏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决定了颗粒能否得到回收。然而在利用醇类作为起泡剂的常规的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表面为斥力,这不利于颗粒向气泡的黏附。另一方面,为达到合适的解离粒度而不断降低的浮选颗粒粒度也对气泡的矿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颗粒的表面电性一般较难调节,然而气泡表面电位和起泡剂的种类有关。因此,急需一种新型起泡剂来实现该类矿粒的高效碰撞及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浮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该起泡剂分散在矿浆中可产生表面带正电的荷电气泡,颗粒气泡通过静电引力的强化作用实现碰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与水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置于搅拌桶中,以>50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30min,初步得到山梨醇三油酸酯的乳浊液;
步骤2:将超声波探头置于液面以下约2-3cm,并开启超声设备,油珠在超声作用下分散成更小的微油珠;
步骤3:将步骤2所得乳浊液进行程序式升温加热,缓慢搅拌并保持100摄氏度3h;
步骤4:将雪胆甲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步骤3中所得乳浊液,同时再次开启搅拌装置,加入壳聚糖-海泡石,搅拌时间为30min;
步骤5: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步骤4中所得乳浊液,同时再次开启搅拌装置,搅拌时间为30min;
步骤6:将步骤5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即得新型起泡剂。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型选矿用起泡剂,特别针对微细粒金属的浮选,在浮选过程中,该新型起泡剂分散在矿浆中,充气后产生表面荷正电的微泡,金属矿物颗粒表面带负电,颗粒-气泡间通过静电引力的强化作用发生碰撞,加入壳聚糖-海泡石最终使得气泡得到非常高效矿化,大大提高了回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雪胆甲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甲基异丁基甲醇和乳化剂按照1:7:1:1的质量比,其中水和乳化剂按照1:1的比例制取,按照如下步骤混合制取:
步骤1: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与水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置于搅拌桶中,以>50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30min,初步得到山梨醇三油酸酯的乳浊液;
步骤2:将超声波探头置于液面以下约2-3cm,并开启超声设备,功率为540W,超声时间为20min,油珠在超声作用下分散成更小的微油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拉特前旗西沙德盖钼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乌拉特前旗西沙德盖钼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