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UP发送方法、WUP接收方法、装置、AP、WUR STA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969.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0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波;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 | 分类号: | H04B1/71;H04B1/711;H04L5/00;H04W24/02;H04W2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up 发送 方法 接收 装置 ap wur sta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WUP发送方法、WUP接收方法、装置、AP、WUR STA及存储介质,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唤醒无线电WUR信道上,发送传统格式的前导码L‑Preamble;在至少一个WUR子信道的每一个WUR子信道上,分别发送窄带部分的唤醒协议数据单元WUR PPDU;其中,所述WUR信道包括多个WUR子信道,每个WUR子信道传输窄带部分的WUR PPDU是不同的。本公开将一个WUR信道分割为多个WUR子信道,AP在该WUR信道上一次可以发送多个窄带部分的WUR PPDU,提高了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UP发送方法、WUP接收方法、装置、AP、WUR STA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包括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与非AP的站点(Station,STA)。其中,STA分为唤醒无线电(Wake-upRadio,WUR)STA和传统STA,WUR STA为配置了WUR接收机和主接收机(main radio,MR)的STA,传统STA为配置了MR而未配置WUR接收机的STA。对于WUR STA来说,其与AP之间的信道可分为WUR信道和主接收机信道,WUR信道用于传输唤醒包(Wake-up Packet,WUP),主接收机信道用于传输WUP以外的业务、信令等数据,而对于传统STA来说,任何数据和信令都在其与AP之间的信道传输。
在AP和WUR STA之间无数据收发时,WUR STA的MR会进入深度休眠(Deep Sleep)状态以节约电量,此时如果AP要向WUR STA发送数据,要先发送一个WUP将WUR STA的MR唤醒。其中,WUR PPDU包括一个L-Preamble(Legacy-Preamble,传统格式的前导码)和一个窄带部分的唤醒协议数据单元(Wake-up Radio Presentation Protocol Data Unit,WUR PPDU),AP在WUR信道上先发送L-Preamble,再发送窄带部分的WUR PPDU。传统STA可以在该WUR信道上接收并识别L-Preamble,L-Preamble指示了窄带部分的WUR PPDU会占用WUR信道的预计传输时长,因此传统STA在预计传输时长内不会占用WUR信道,不会干扰窄带部分的WURPPDU的传输过程,从而达到保护窄带部分的WUR PPDU的效果。而WUR STA会在WUR信道上通过WUR接收机接收窄带部分的WUR PPDU,并将配置的MR从休眠状态唤醒至工作状态,以便MR从主接收机信道中接收数据。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参见图1A,AP在WUR信道上一次只能发送一个窄带部分的WUR PPDU,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当需要发送多个窄带部分的WUR PPDU时只能轮流地发送,传输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UP发送方法、WUP接收方法、装置、AP、WUR STA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唤醒包WUP发送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AP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唤醒无线电WUR信道上,发送传统格式的前导码L-Preamble;
在至少一个WUR子信道的每一个WUR子信道上,分别发送窄带部分的唤醒协议数据单元WUR PPDU;
其中,所述WUR信道包括多个WUR子信道,每个WUR子信道传输窄带部分的WUR PPDU是不同的。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WUR子信道中每两个相邻的WUR子信道之间存在保护频带,所述保护频带为不承载数据的空白频带,所述保护频带用于避免所述相邻的WUR子信道之间产生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