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004.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灿 |
主分类号: | A61K35/644 | 分类号: | A61K35/644;A61P17/02;A61P31/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616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烧伤 中药 | ||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蜂王浆280‑320份、蜂蜜90‑110份、蜂胶180‑220份、蜜蜂血淋巴18‑22份。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制备出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具有快速止痛、清热解毒、润肤生肌之功效,且配方简单、无毒副作用、治愈快、愈后不易留疤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
背景技术
烫伤、烧伤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烧伤是各种化学物质、电源等引发的火焰对人体皮肤、肢体、内脏的烧烤,如酒精、液化气、天然气、电击等火焰对人体的烧伤,烫伤是液体、固体、金属、化学物质等对人体皮肤表层和深层的灼烫,如开水、油、铁、铅、盐酸、硫酸、强碱等对人体的烫伤,烧伤和烫伤轻者会导致皮肤表皮烧伤,重者会导致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烧伤,再重者导致肌肉、骨骼,甚至内脏烧伤;大面积烧伤者可引起休克等全身症状,并可以引起人体的死亡。目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药物有很多,申请号为CN200610045266.3,名称为“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药用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蜂胶3-15份,麻油80-100份,当归2-10份,蜂蜜1-5份,蜂王浆1-5份。其中,以蜂胶为塑形剂与营养性基质麻油相熔和而成膏,以此为底物加入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蜂蜜、蜂王浆,使之成为“烧伤皮肤再生培养基”,选当归入药,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该专利制备出的软膏虽然能够外源性供给创面组织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激活再生组织,促进创面修复,但是对于受伤创面来说,其自身吸收营养较差,所以创面修复较慢,治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蜂王浆280-320份、蜂蜜90-110份、蜂胶180-220份、蜜蜂血淋巴18-22份。
上述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中,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蜂王浆300份、蜂蜜100份、蜂胶200份、蜜蜂血淋巴20份。
上述的治疗烫伤、烧伤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蜂胶,在60-70℃下使蜂胶完全融化,停止加热;
(2)当温度降至40-50℃时,边搅拌边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王浆、蜂蜜,继续搅拌使其混合;
(3)当温度降至室温时,边搅拌边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蜂蜜血淋巴,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配方中,蜂王浆中除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类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外,还含有10-羟基-2-葵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蜂蜜其性平,味苦、辛、微甘,有润肤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胃溃疡,口腔溃疡,烧烫伤,皮肤裂痛,防辐射等病症;蜂胶内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内服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蜜蜂血淋巴是蜜蜂体内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占蜜蜂体重的25%-30%,起到运输体内物质、营养和体液免疫作用,血淋巴是存在于蜜蜂开放式循环系统中的血样液体,呈无色透明状态,同时具有血液和血淋巴液的特性,主要作用为运输营养、离子和激素等物质,其内容物分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中有钠、钾、钙、镁等无机离子,游离氨基酸,苹果酸,柠檬酸盐,琥珀酸盐等有机酸以及脂类,酶类,抗菌肽,激素等,血细胞包括原血细胞,浆血细胞,颗粒细胞,类绛色细胞,球血细胞,凝血细胞六类,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其中,本发明中蜜蜂血淋巴是从蜜蜂腹部第3-4节背板之间,插入一根毛细管来获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灿,未经刘国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