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051.4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郭贤珊;沈彦君;付颖;施世鸿;简翔浩;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换流 巡检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包括车体和壳体,车体具有第一腔体,车体设有第一电磁屏蔽层和用于工作人员出入第一腔体的第一屏蔽门,第一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一腔体的电磁屏蔽,壳体用于安装在电力换流站内,壳体具有第二腔体,壳体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层和用于工作人员出入第二腔体的第二屏蔽门,第二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二腔体的电磁屏蔽,壳体连接有用于遮挡车体的遮挡件。由于第一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一腔体的电磁屏蔽,第二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二腔体的电磁屏蔽,因此,工作人员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无需穿戴厚重的屏蔽服,能够方便地进行巡检作业,并且工作人员的健康也得到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换流站内,带电运行的高压设备会在周围空间内形成电场。高压电场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传统的保护措施是工作人员穿戴屏蔽服饰。然而,屏蔽服饰比较厚重。工作人员穿戴屏蔽服饰后,不便于进行检修操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它既能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又便于工作人员巡检操作。
一种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包括车体和壳体,所述车体具有第一腔体,所述车体设有第一电磁屏蔽层和用于工作人员出入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屏蔽门,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一腔体的电磁屏蔽,所述壳体用于安装在电力换流站内,所述壳体具有第二腔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层和用于工作人员出入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屏蔽门,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二腔体的电磁屏蔽,所述壳体连接有用于遮挡所述车体的遮挡件。
上述的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工作人员位于第一腔体内,通过车体移动从而在电力换流站内进行巡视。电力设备的操作箱放置于第二腔体内。当需要检修电力设备时,车体移动至遮挡件下,工作人员离开车体,通过第二屏蔽门进入第二腔体,从而能够操作电力设备的操作箱。由于第一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一腔体的电磁屏蔽,第二电磁屏蔽层用于第二腔体的电磁屏蔽,因此,工作人员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无需穿戴厚重的屏蔽服,能够方便地进行巡检作业,并且工作人员的健康也得到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用于电力换流站的巡检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力换流站内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两侧设有凸缘,所述车体位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所述车体沿着所述通道移动。凸缘防止车体脱离通道,防止车体撞到高压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体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导通,所述导电件的一端用于接地。导电件将第一电磁屏蔽层上因高压电场产生的感应电接地,避免工作人员接触第一电磁屏蔽层时被感应电所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车顶部、车底部和车侧部,所述车侧部无缝连接于所述车顶部的外周,所述车侧部与所述车底部无缝连接,所述车顶部、所述车底部和所述车侧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车侧部与车顶部无缝连接,车侧部与车底部无缝连接,使得第一腔体成为一个封闭腔体,使得车体具有良好的屏蔽电磁功能,避免存在电磁泄漏,避免电磁穿过车顶部、车底部或车侧部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侧部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屏蔽网和绝缘纸,所述屏蔽网和所述绝缘纸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对电力换流站内的高压设备进行巡视。屏蔽网既能够屏蔽电磁,从而保护位于第一腔体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又能够不影响工作人员巡视。绝缘纸能够避免感应电伤及工作人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顶部和/或所述车侧部包括PVC橡胶板、加强板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与所述加强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PVC橡胶板连接。第一导电层能够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加强板能够提高车体的刚度与强度。PVC橡胶板位于车顶部或车侧部的内层,便于造型,能够防电,且质地柔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能耗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下一篇:横向半导体功率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