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1976.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牛道安;肖绪明;李抗;刘鑫;卢菲;刘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6 | 分类号: | E01B27/06 |
代理公司: |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2223 | 代理人: | 李富维;罗绍军 |
地址: | 44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道砟清筛车 挖掘机 串接式 液压 马达 | ||
一种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其特征是:在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之间的第二法兰上设有均布的螺孔,用第一螺栓将第一液压马达下端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安装在一起,用第二螺栓将第二渡法兰和第二液压马达上端盖安装在一起;第一液压马达下端第一法兰盘中心设有圆形凸起止口,第二法兰中心设有凹槽;内花键套装在第二法兰的第一中心圆孔和第二液压马达上端盖的第二中心圆孔内;第一液压马达轴的下花键和第二液压马达轴的上花键分别插装在内花键套内,将第一液压马达轴和第二液压马达轴安装连接在一起;组成应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接式液压马达,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挖掘减速机大致有如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采用小排量液压马达驱动单输入口挖掘减速机,该驱动形式挖掘减速机结构简单,并且小排量马达价格便宜,但为了达到驱动挖掘减速机的高功率需求,马达最高工作压力设定值基本接近液压马达最高压力极限,压力安全余量预留不足,在挖掘高冲击力载荷工况下使用时,液压马达超压使用时容易导致液压马达发生损坏;
第二种采用大排量液压马达驱动单输入口挖掘减速机,该驱动形式的挖掘减速机结构简单,并且略微增加了液压马达压力及转速安全余量,但由于大排量液压马达转子质量大,极限转速较低,导致液压马达压力及转速安全余量增加有限,并且大排量液压马达价格昂贵,方案整体经济性不足;
第三种采用双挖掘马达驱动双输入口挖掘减速机。该驱动形式虽然采用了双马达驱动形式,使挖掘机马达选型可以预留较大的压力和和转速安全余量。但由于该驱动形式挖掘减速机需设置两个输入口,用于安装两个液压马达,从而导致该驱动形式挖掘减速机结构复杂,方案整体经济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挖掘减速机驱动形式的弊端,提供一种应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该串接式液压马达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挖掘马达压力、转速安全余量充足,并且使驱动装置整体经济性较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包括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法兰盘、螺栓、定位槽、液压马达轴、内花键套、端盖、圆孔和凹槽。
所述的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上的串接式液压马达,在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之间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上设有均布的螺孔,第一液压马达下端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法兰盘,用第一螺栓将第一液压马达下端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安装在一起;第二液压马达上端盖上设有均布的螺孔,用第二螺栓将第二渡法兰和第二液压马达上端盖安装在一起。
第一液压马达下端第一法兰盘中心设有圆形凸起止口,第二法兰中心设有凹槽;内花键套装在第二法兰的第一中心圆孔和第二液压马达上端盖的第二中心圆孔内,第一液压马达的轴的下花键和第二液压马达轴的上花键分别插装在内花键套内,将第一液压马达轴和第二液压马达轴安装连接在一起;组成应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
所述的止口和凹槽:圆形凸起止口和凹槽用于对第一液压马达与第二液压马达安装定位。
所述的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通过第三螺栓将第二液压马达下法兰盘与挖掘减速机安装在一起,组成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应用于铁路道砟清筛车挖掘机的串接式液压马达,将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串接安装在一起,结构更加紧凑合理,维修方便, 与同功率单液压马达驱动相比,串接式液压马达压力、转速余量更加充足,从而提高了挖掘功率和液压马达使用寿命,并且整体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1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