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0396.6 | 申请日: | 201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唐仪;丁俊杰;曹琢健;姜建萍;黄思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俊杰;郭唐仪;曹琢健;姜建萍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80;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8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停车场 蓝牙基站 用户手持终端 蓝牙 布局和定位 室内 解析 用户所在位置 周期性接收 定位方式 定位算法 关键节点 建立连接 描述文件 手持终端 唯一识别 信息数据 用户接入 高效化 拐弯处 智能化 十字路口 基站 匹配 节能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首先在地下停车场的十字路口、拐弯处等关键节点处布置蓝牙基站于道路正上方3m左右处,并以此为中心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蓝牙基站。用户手持终端开启蓝牙,手持终端与蓝牙基站建立连接并获得室内微地图入口。用户接入室内微地图后,用户手持终端周期性接收并解析蓝牙基站信息数据,根据解析得到的各基站与用户手持终端的距离以及唯一识别标志minor号,与室内地图描述文件匹配后,采用区段峰值定位算法即可确定用户所在位置,提供一种更加简单、节约成本的地下停车场定位方式,实现地下停车场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停车场拥堵”现象加剧,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地下停车场,并不断扩大其规模。这些措施在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找车难”的问题。在大型地下停车场中,车主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车辆,既降低了车辆流转效率,也浪费了车主的宝贵时间,降低了满意度。
地下停车场定位导航系统目前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很少,理论研究上也不完善,个别在用的实例因其功能缺陷及实用性差等原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目前的反向寻车定位系统大都通过刷卡定位、视频识别定位、无线网络定位、扫描二维码定位等。其中,刷卡定位寻车方式需要用户随身携带停车卡,当该辅助物品丢失时,无法实现智能寻车;视频定位识别精确度高,操作简单,但是需要安装大量摄像头和查询终端,系统硬件成本高,部署复杂;基于WiFi定位算法对无线网络的要求较高,精度不佳且部署较为复杂;扫描二维码定位成本低,部署简单,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用户需要靠近二维码进行扫描才能实现当前位置的定位,无法实现实时定位。
本文提出的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节约成本,部署简单,实现实时定位导航,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停车体验。
发明内容
相比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能够实现地下停车场的实时定位导航,在减少成本、降低部署复杂度、提高用户满意度上有重大突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地下停车场蓝牙布局和定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布局阶段:根据实际应用的地下停车场环境,在地下停车场的十字路口、拐弯处等关键节点处布置蓝牙基站于道路正上方3m左右处,并以此为中心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蓝牙基站,其中布置的间隔距离由实际环境决定;(b)连接阶段:用户手持终端打开蓝牙后,与蓝牙基站建立连接,并获得与蓝牙基站对应的室内微地图网站入口;(c)数据采集阶段:用户手持终端接入所述室内微地图网站后,会周期性接收蓝牙基站信号数据并传递给所述室内微地图网站的后台服务器;(d)定位阶段:后台服务器自动解析所述蓝牙基站信号数据,得到各基站相关信息,与室内地图描述文件匹配后,采用区段峰值定位算法确定用户设备所在位置并在室内微地图中显示。
上述方案中,步骤(a)进一步包括:将地下停车场平面布局等比例设计并绘制成由多个图层组成的电子化室内微地图,布置好蓝牙基站后,还需对各蓝牙基站位置进行建模编写相应室内地图描述文件。
上述方案中,步骤(d)进一步包括:所述各基站相关信息至少包括各基站与用户手持终端的距离以及唯一识别标志minor号。所述区段峰值定位算法具体为,从所述各基站相关信息中选取与手持终端距离最近的两个蓝牙基站,并从所述室内地图描述文件中匹配两者是否相邻,如若相邻则由两个蓝牙基站建立起用户所在路段,根据蓝牙基站特性设置一个距离阈值,将离最近基站的距离与该阈值比较,若小于该阈值,说明定位精度尚在较高的范围内,可将该路段细分为间距较小的区段,根据距离比例匹配用户所在区段;若大于该阈值,则说明定位精度已经开始出现较大偏差和波动,可将路段粗分为间距稍大的区段,并匹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俊杰;郭唐仪;曹琢健;姜建萍,未经丁俊杰;郭唐仪;曹琢健;姜建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0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音效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基于回归分析的无线信号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