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全废料镁铝合金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9224.7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武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明轮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2112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废料 铝合金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废料的回收利用,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全废料镁铝合金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镁铝合金作为新兴金属材料,具有质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能充分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和散热的要求,其硬度是传统塑料机壳的数倍,但重量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通讯及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许多国家将其视为21世纪的重要战略物资,出台了若干重大的研究开发计划。
镁铝合金通常被用于中高档超薄型或尺寸较小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银白色的镁铝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而且易于上色,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变成个性化的粉兰色和粉红色,为笔记本电脑增色不少,这是工程塑料及碳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另外,镁铝合金在电子产品、汽车领域中均广泛应用。
现有专利中申请公开号为CN10136823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废镁现场重熔精炼回收利用工艺,将废镁原料在熔炉内进行熔化,并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精炼,将精炼后的镁熔液进行浇铸处理,即公开了一种将废镁原料进行重熔精炼的方法,有利于对废镁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考虑到镁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上述对废镁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对废镁、废铝等全废料制备镁铝合金,加工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应用,利用全废料制备镁铝合金的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全废料制备镁铝合金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领域空白,该加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精炼纯度高,安全性优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溶剂、全废料镁铝合金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镁废料、铝废料,投入至精炼炉内进行熔化;
(2)在镁废料、铝废料的半熔化状态时进行机械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1~1.5L/min;
(3)熔化后,镁铝合金液的温度为510~550℃,开始搅拌精炼,精炼时间为10min,结束温度为510~550℃;
(4)待精炼结束后,提出搅拌机轴,并捞取上层氧化渣以露出镁铝合金液;
(5)摆好模具,利用行车吊出坩埚放入倾翻架上,并将坩埚内的镁铝合金液缓缓倒入模具中,模具内保持温度为510~550℃;
(6)在捞取氧化渣和浇铸过程中采用硫磺粉进行灭火;
(7)待在模具中完全冷却后进行起锭,并利用锤敲碎装入吨袋中;
(8)浇铸结束后,清空坩埚并检查坩埚内外破损度,以待下次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旧的镁废料、铝废料投入精炼炉内进行熔化,然后将镁废料、铝废料以半熔化的状态进行机械搅拌,待镁铝合金液的温度升至510~550℃时,进行精炼搅拌,同时捞取精炼炉内的氧化渣,露出镁铝合金液,然后将坩埚内的镁铝合金液缓缓倒入模具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全废料制备镁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并且在加工工艺中不添加任何熔剂,减少氯离子等杂质离子的引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精炼纯度高,并且在捞取氧化渣以及将镁铝合金液倒入模具过程中采用硫磺粉进行灭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镁废料、铝废料在投入精炼炉前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7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镁废料与铝废料进行预热处理,控制预热温度在70~80℃,有助于除去镁废料、铝废料表面上的水分以及灰尘等杂质,提高了镁废料、铝废料的纯净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3)中镁铝合金液的精炼温度为510~5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金是不同分子或者原子的混合,因此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因此呈现出熔化点降低、硬度增大的现象,限定镁铝合金液的精炼温度为510~530℃,有助于精炼制得纯度较高的镁铝合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4)中所捞取的氧化渣的深度不少于1d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所捞取的氧化渣的深度不少于1dm,有助于对镁铝合金液面上的氧化渣进行充分捞取,以方便彻底清除镁铝合金液面上的氧化渣,进而暴露镁铝合金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坩埚在使用过程中每5天更换泡水以进行检查修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铸结束后,待坩埚缓慢冷却后,利用泡水对坩埚进行清洗,以5天作为一个清洗周期,及时对坩埚进行清洗,同时进行检查修复,有助于下次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硫磺粉的细度为700~8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明轮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明轮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