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7681.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简秀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D01D5/00;D04H1/74;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复合膜 人工血管 收集器 高分子纳米纤维 可变形薄膜 排列方式 制备 感光高分子 基体薄膜 静电纺丝 可分解型 裁剪 静电纺丝装置 表面制备 紫外光照 卷曲 膨胀 分解 暴露 | ||
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静电纺丝装置,包括一收集器;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该收集器上制备一纳米纤维基体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第一排列方式排列而成;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该纳米纤维基体薄膜远离该收集器的表面制备一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从而得到一纳米纤维复合膜,该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与该第一排列方式不同的第二排列方式排列而成,高分子纳米纤维为光可分解型感光高分子;将该纳米纤维复合膜从该收集器上分离并裁剪为所需尺寸;将裁剪后的该纳米纤维复合膜暴露于紫外光照条件下,使该光可分解型感光高分子分解以使该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膨胀,从而,该纳米纤维复合膜卷曲而制得所述人工血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血管以及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付出了数十年的努力,探求可以在体外制造的、且其生理学特性与体内天然血管相类似的人工血管。将合成支架作为血管移植的基础结合细胞培养,在组织工程的领域更是受到瞩目。然而,利用圆柱型结构的血管支架较难控制人体细胞的培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人工血管。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静电纺丝装置,该静电纺丝装置包括一收集器;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该收集器上制备一纳米纤维基体薄膜,所述纳米纤维基体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第一排列方式排列而成;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在该纳米纤维基体薄膜远离该收集器的表面制备一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从而得到一纳米纤维复合膜,该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与该第一排列方式不同的第二排列方式排列而成,该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的高分子纳米纤维为光可分解型感光高分子;将该纳米纤维复合膜从该收集器上分离并裁剪为所需尺寸;将裁剪后的该纳米纤维复合膜暴露于紫外光照条件下,使该光可分解型感光高分子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分解以使该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膨胀,从而,该纳米纤维复合膜卷曲而制得所述人工血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人工血管,包括位于内侧的一纳米纤维基体薄膜以及位于外侧的一纳米纤维外层薄膜,所述纳米纤维外层薄膜结合于所述纳米纤维基体薄膜上,该纳米纤维基体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第一排列方式排列而成,该纳米纤维外层薄膜由高分子纳米纤维按与该第一排列方式不同的第二排列方式排列而成。
以上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中,利用光可分解型感光高分子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可分解的特性,控制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膨胀而卷曲为人工血管,达到天然血管的理想的形态和弯曲性,如此便可在人工血管弯曲之前先种植人体细胞,而非如现有技术直接采用圆柱形结构的血管支架来种植人体细胞,使得人体细胞的培养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再者,通过控制该纳米纤维基体薄膜的高分子纳米纤维沿同一方向有序排列,可使得后续人体细胞种植培养过程受到该纳米纤维基体薄膜的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排列方向影响而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从而使得人体细胞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人工血管实际工作时人体的血流方向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图1所示的制备纳米纤维基体薄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纳米纤维基体薄膜上制备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后获得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对图3所示的纳米纤维复合膜进行紫外光照射后得到的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纳米纤维复合膜进行紫外光照射的反应原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纳米纤维基体薄膜和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沿第一种方式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纳米纤维基体薄膜和纳米纤维可变形薄膜沿第二种方式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织修复用网膜组件
- 下一篇:一种三维多尺度血管化支架的构建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