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87496.3 申请日: 2017-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7231918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0
发明(设计)人: 王志芬;韩金龙;单成钢;王宪昌;张锋;隋学圃;赵春;倪大鹏;朱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7/00;A01G13/02;C05G3/00;C05G3/02;C05G3/04
代理公司: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代理人: 韩百翠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河 三角洲 盐碱地 中药材 生态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生产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其地下水埋藏浅且矿化度高,自然蒸发作用强,从而使地下盐分易升至地表,导致土壤盐渍化,加之靠近海边,海水反复浸灌后蒸发,盐碱成分就逐渐沉积下来,进而导致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严重。其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44.29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壤和盐碱光板地23.63万hm2,约占区内土地面积的28.4%,土壤表层盐分在0.4-3.0%范围内变化,土地盐渍化问题严重。

我国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首先是由垦荒开始的,随后开展了挖沟排盐(碱)、引水灌溉,以及种稻、植树和养育等措施改良盐碱地,促进了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但是对盐碱地的大量灌水不仅造成了对淡水资源的严重消耗,同时不合理灌溉还会造成次生盐碱化。我国每年约有5%农业用地因返盐沦为重盐碱地或盐碱荒地,因此开发一种合理的盐碱化改良方法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目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丹参、板蓝根、薄荷、金银花、黄芪、桔梗等,上述药材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耐盐能力在0.3%左右)。但是该地区中药材的种植上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产量低、质量次、成本高和效益差等问题,导致中药材生产企业生存艰难,甚至被迫转行。本发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中药材种植发展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春旱夏涝、土壤瘠薄、盐碱横行和杂草丛生;春旱造成盐碱土壤板结药材拿苗难,雨季内涝杂草丛生与药材争夺肥料、阳光,造成丰产难,盐碱化和土壤瘠薄也进一步造成药材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黄河三角地区的发展历程,土壤、气候及植物特征,以及土壤中盐分与水分的互动关系入手,查找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及药材丰产难的原因,提供了一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台低畦栽培模式、生态作物群落搭建方式、黑色地膜(地布)覆盖播种和施用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药材的产量,降低土壤盐碱含量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高台低畦制作

首先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制作如图1所示的梯形台,其中梯形台顶部的平面(梯形上底)简称高台,高台宽度为1.2-1.5米;相邻梯形台之间的底部畦面简称为低畦,低畦宽度为2.0-2.3米;高台与低畦的高度差为25-40cm;

2)生态作物群落搭建

两种中药材搭配种植,高台上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为:药物部位为根部、植株矮、耐盐性好的中药材;低畦上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为:药物部位为非根部(茎、叶、籽)、植株高大、耐涝性好的中药材;

优选的,高台上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为木香、黄芪、射干等,低畦上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为皂角树、薄荷树或沙枣树等;

3)播种前覆盖黑地膜(黑地布)

首先,高台上覆盖可降解的不透水黑地膜,低畦上覆盖园艺黑地布,然后进行中药材播种(移栽),使除中药材以外的土壤全部覆盖在黑地膜(黑地布)下,通过黑地膜(黑地布)下避光、保墒、保水,起到抑制黑地膜(黑地布)下杂草生长、抗盐碱的目的;待夏季雨季时,黑地膜开始降解腐烂,透气透水可逐步被雨水冲刷掉,此时中药材植株已经长大封垄,可以抑制杂草生长,黑地膜在第2年重新覆膜;黑地布使用3-5年后更换,持续抑制杂草生长;

4)增施优质有机肥作为基肥

基肥采用优质有机肥,不施化肥;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贫瘠的状况;

5)田间管理

整个种植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打农药、不需追肥、不需灌溉、不需除草即可实现丰产;待中药材符合采收标准时即可采收。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如采用深松施肥筑台/平畦一体机进行一体化整地施肥;采用播种(移栽)覆膜一体机进行一体化播种(移栽)覆膜,保墒保苗,防盐防草;采用净制包装一体机进行药材的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