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7003.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定位 车载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定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
背景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发展至今,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一般都是被直接固定在在汽车内,其方向不可调,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侧身才能看清一体机的屏幕或进行一些操作,使用极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向可调的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包括本体和可拆卸固定在本体背部的架座;所述架座中部设有一球腔,所述球腔内嵌有一圆球,所述圆球与底座固定,所述圆球可在球腔内转动,所述架座包括第一架座和与第二架座,所述第一架座内设有第一球腔,第二架座内设有第二球腔,所述第一球腔与第二球腔镜像对称;所述球腔由第一球腔和第二球腔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架座和第二架之间设有两个松紧旋钮。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四周开设凹槽,波纹防护罩的内侧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球腔内侧设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圆球外露球腔部开设螺孔,所述底座开设与所述螺孔配合的螺杆,所述圆球与底座通过螺孔与螺杆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圆球与螺杆之间设有防松垫圈。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本体背部设置球腔,利用圆球与球腔相对运动实现本体的角度可调;采用波纹防护罩有效防止角度调节后进入脏物,难以清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极为方便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的波纹保护罩与本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北斗定位车载一体机,它包括本体 1和固定在本体1背部的架座2,架座2优选可拆卸固定在本体1的背部,以便于检修更换。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在本体1的背部开设多个螺孔,用螺丝将架座2固定在本体1的背部,也可在本体1的背部设置卡槽,架座2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卡块,架座2卡接固定在本体1的背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架座2中部设有一球腔3,球腔3内嵌有一圆球4,圆球4的一大部分被球腔3包裹,圆球4一小部分露出球腔3之外,其中外露出球腔3的部分大约占圆球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如此,圆球4被卡在球腔的内部。圆球4外露出球腔3的部分与底座5固定在一起,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优选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如在圆球4外露球腔3部开设螺孔,底座5 开设与圆球4螺孔配合的螺杆,圆球4与底座5通过螺孔与螺杆配合固定,便于以后拆卸检修。底座5固定在车体11上的一体机安装槽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圆球4可在球腔3内转动。球腔3可以与架座2单独制造,放入球体4后将球腔 3与架座2固定在一起。架座2、形成球腔3的部件、圆球4和底座5采用金属制成,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即当底座5与车体11内的一体机安装槽固定以后,用手对本体1的一侧施加一定的外力,本体1会以圆球4为支点运动,进而实现方向调节。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架座2包括第一架座21和第二架座22,第一架座21 与第二架座22镜像对称。如图2所示,第一架座21内设有第一球腔31,第一架座22内设有第一球腔32,第一球腔31与第一球腔32也镜像对称。球腔3由第一球腔31和第一球腔32配合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下车脚踏
- 下一篇:汽车用顶棚观光外置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