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长轴类零件的压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5277.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零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装配方法,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细长轴类零件的压装方法。
背景技术
细长轴类零件与轴套类零件的装配体,一般采用轴与轴套的过盈配合来传递扭拒或者是间隙配合再加上定位销连接来传递扭拒,常用的过盈配合装配方法就是用压装机死限位的方式来将工件压装到目标位置,或者是加热轴套类零件使其内径变大或者使轴套类零件软化从而减小压装压力保证装配尺寸。使用死限位的压装方法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零件的过盈量必须控制在很小的变化范围内,该方法的不利之处就是生产成本较高,否则压装后的不良率很高,二次返工件很多,且返工件也不容易控制,因此给质量带来很大风险。另外一种是加热轴套类零件的压装方法,虽然压装尺寸容易控制,但是加热容易使轴套类零件变形,而且对于力学性能有要求的产品,加热有可能会改变产品的性能,容易带来潜在的质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装可靠、效率较高且不改变产品原有性能的细长轴类零件的压装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细长轴类零件的压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压装夹具固定在压装机的工作台面上;
第二步:将轴套装入压装夹具内,将细长轴类零件装在压装机机头上;
第三步:设定压装机机头的目标压装位置S4、起始压装力监控位置S1与回退压装力监控值F3;
第四步:压装机开始工作,压装机压头带着细长轴类零件开始下压;
第四步:当压装机压头带着细长轴类零件下压到位置S1时,开始监控压装力F1;
第五步:当压装机压头带着细长轴类零件继续下压到位置S2处时,标记位置S2处的压装力F2;
第六步:压装机压头带着细长轴类零件反向回退,此时压装力不断减小,当压装力等于F3时,标记此时位置S3;
第七步:计算补偿压装值H和压装机压头的最终下压位置值S5,公式为H=F2/((F2-F3)/(S2-S3)),S5=S4+H;
第八步:将压装机压头的最终下压位置值S5输入压装机;
第九步:压装机压头带着细长轴类零件下压至位置S5,压装机压头松开细长轴类零件,压装结束,压装机压头退回复位。
本发明的方法压装可靠、效率较高、不良率低且不会改变产品原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细长轴类零件的压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压装夹具4固定在压装机5的工作台面上;
第二步:将轴套2装入压装夹具4内,将细长轴类零件1装在压装机机头3上;该细长轴类零件1的直径为15mm,细长轴类零件1的长度为320mm,细长轴类零件1的精度要求h7;该细长轴类零件1与过盈量在0.01~0.02mm的轴套2进行装配,压装精度要求为0.2mm;
第三步:设定压装机机头3的目标压装位置S4、起始压装力监控位置S1与回退压装力监控值F3;
第四步:压装机开始工作,压装机压头3带着细长轴类零件1开始下压;
第四步:当压装机压头3带着细长轴类零件1下压到位置S1时,开始监控压装力F1;
第五步:当压装机压头3带着细长轴类零件1继续下压到位置S2处时,标记位置S2处的压装力F2;
第六步:压装机压头3带着细长轴类零件1反向回退,此时压装力不断减小,当压装力等于F3时,标记此时位置S3;
第七步:计算补偿压装值H和压装机压头3的最终下压位置值S5,公式为H=F2/((F2-F3)/(S2-S3)),S5=S4+H;
第八步:将压装机压头3的最终下压位置值S5输入压装机5;
第九步:压装机压头3带着细长轴类零件1下压至位置S5,压装机压头3松开细长轴类零件1,压装结束,压装机压头3退回复位。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一批细长轴类零件1与轴套2进行压装后,不良率为5%~10%,而采用传统压装方法的不良率为40%~50%;所以,本发明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率,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5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屋顶
- 下一篇:屋顶绿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