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量数据确权存证方法和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1574.9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江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8;G06Q20/4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量 数据 确权 方法 节点 | ||
公开了一种海量数据存证方法和海量数据存证节点,其中,互不信任的请求节点和验证节点通过链外通信连接交互需要验证的确权存证数据,验证节点在确权存证数据验证属实后向请求节点发送账单信息触发请求节点的存证请求。请求节点向验证节点包括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以及账单密钥的哈希的存证请求,验证节点响应于存证请求向存证服务器上传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以及自身数字签名,并向请求节点发送存证确认,请求节点响应于存证确认将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以及自身数字签名上传存证服务器。在上链条件触发后,两个节点通过将所有未上链的存储数据的总摘要信息上传区块链。由此,解决了对海量数据无法确权并存证的问题,使得系统内所有数据可存证,可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海量数据确权存证方法和节点。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集合。从数据角度来看,区块链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通过密码学方式保证的其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整合了多种不同的技术,通过构建区块链网络,使得网络内的每一个节点都允许获得一份完整的数据库拷贝,并基于共识机制以及竞争计算来维护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库的更新,由此,通过众多节点沟通构成的端到端网络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
区块链技术最先被应用于互联网货币的流通和记账中。随着其优势的不断凸显,区块链技术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数据的记录、存证等。但是,由于区块链中包含各种各样的节点,因此,其无法存储数据量较大的数据,而且,数据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使得区块链对应的分布式数据库的规模不断增加,节点进行一次同步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数据库过大时,同步的时间过长会使得整个系统事实上失去了可用性。这使得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无法有效地对于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进行确权和存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量数据存证方法和节点,以有效地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对图片、视频、音频文件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或数据流量较大的交易数据进行确权,并可以在确权成功后存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海量数据确权存证方法,包括:
请求节点和验证节点通过区块链网络锁定一笔预定的区块链未花销输出;
请求节点将确权存证数据通过链外通信连接发送给验证节点请求验证;
验证节点在所述确权存证数据验证属实后,生成并向所述请求节点发送区块链链外交易的账单信息,所述账单信息包括账单密钥的哈希;
请求节点响应于所述账单信息生成存证请求并通过链外通信连接向所述验证节点发送,所述存证请求包括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和所述账单密钥的哈希;
验证节点在所述存证请求中的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与在前验证的所述确权存证数据匹配,且所述账单密钥的哈希与账单信息匹配时,向请求节点发送存证确认,并生成对应的第一存证信息上传至存证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存证信息包括所述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以及第一数字签名和第一公钥,所述第一数字签名是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基于第一私钥的数字签名,所述第一私钥和第一公钥对应;
请求节点响应于所述存证确认生成对应的第二存证信息上传至存证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存证信息包括所述确权存证数据、所述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以及第二数字签名和第二公钥,所述第二数字签名是确权存证数据的摘要基于第二私钥的数字签名,所述第二私钥和第二公钥对应;以及
在上链条件触发后,请求节点或验证节点通过区块链网络对锁定的区块链未花销输出进行结算,并随结算将总摘要信息上传区块链网络,所述总摘要信息是对请求节点和验证节点之间所有未上链确权存证数据对应的摘要计算获得的摘要。
优选地,请求节点和验证节点通过区块链网络锁定一笔预定的区块链未触发输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江,未经丁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 下一篇:一种返现金的防伪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