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及阻车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9392.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学德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车模 阻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车器,特别是一种便 携式阻车模块及阻车器。
背景技术
需要设计一种环境适应能力强,便于携带且安装方便的阻车 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环境适应能力强,便于携带且安装方便的阻车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阻车 模块,包括:L形支架,包括底座,和与底座相连的立柱;L形支 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组件,通过该连接组件将相邻的两个相 同结构的阻车模块拼接形成阻车器。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底座与立柱之间为可拆卸 连接,或者为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其中,可拆卸连接的底 座与立柱之间可实现相互折叠。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底座与立柱之间通过凹凸 部配合连接,并通过轴销相对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远离与立柱相连一端的底 座上设置有导向部,用以实现阻车模块的前后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导向部的截面呈三角形或 者梯形,其中,导向部的一侧斜面朝向向外。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底座与立柱之间设置有一 加强筋,且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立柱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 于底座上的第一横梁部,且第一横梁部作为左右相邻两个阻车模 块在水平平面内的连接部位。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第一横梁部包括两根分别 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两端的横梁,其中,连接于底座前端的为前横 梁,连接于底座后端的为后横梁。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将相 邻两个阻车模块拼接,其在水平平面内形成四边形框架,用以抱 死冲卡车辆的轮胎。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前横梁与后横梁位于底座 的同一侧,或者位于底座的两侧。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L形支架和第一横梁部上 至少有一处或者两处均设置有破胎区域,其中,破胎区域至少设 置一根或者多根均匀分布的尖锐物。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破胎区域设置于前横梁上, 且作为破胎区域安装面的平面为斜面。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尖锐物与底面之间的夹角 为45°至60°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尖锐物可为空心管或者实 心管,其中,尖锐物的上端为斜切面,且斜切面的角度为30°至 60°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阻车模块还包括一防护罩, 嵌套于尖锐物上,防止用户在拿取或者移动阻车模块时被划伤。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防护罩为单体式,或者为 连排式。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连接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连 接于立柱上的第二横梁部,且第二横梁部作为左右两个相邻阻车 模块在垂直平面上的连接部。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通过后横梁和第二横梁部 将相邻两个阻车模块拼接,其在垂直平面内形成四边形框架,提 高阻车器的防撞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第二横梁部与立柱之间通 过凹凸部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第二横梁部连接于立柱的 位置与前横梁连接于底座的位置同一侧,或者与后横梁连接于底 座的位置同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展开后的阻车模块中,第 二横梁部、前横梁与后横梁在空间上形成四面体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锁扣 部,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用以锁紧不使用状态下的前横梁、后 横梁、第二横梁部。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立柱和后横梁上至少有一 处设置有一加强板,且加强板的一端与立柱或者后横梁可拆卸连 接,并可绕连接端转动,加强板的另一端在不使用时卡接于其对 应相连的主体。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阻车模块还包括若干个扎 地钩,设置于底座与立柱相连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阻车模块包括LED爆闪警 示灯,且安装于第二横梁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阻车模块中,底座前端设置有导向部, 且导向部可沿底座的长度方向伸缩,其中,导向部的伸缩段一侧 设置有破胎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车器,包括若干个阻车模块拼接而成, 形成模块化的拼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学德,未经潘学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自发电的隔声屏障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隧道清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