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型工业炉炉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77244.2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金勤生;朱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鼎诺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工业炉 炉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型工业炉炉门。
背景技术
工业炉广泛应用于铸造、锻压、金属热处理、冶金、石油、玻璃等领域,在中国工业处于产业转型的阶段,对工业炉的设备安全性、热能利用效率及环保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炉门是工业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炉门的控制水平以及炉门和炉室间的密封性能对提升工业炉的安全性、节能性等关键质量指标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炉门都采用人力开启,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劳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导轨的工业炉炉门”,专利号为201420163246.6,其在炉门门框内部设置有两条直线轨道,炉门可以在轨道内平稳的上下运动,从而保证了炉门开闭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密封性较差,导致工业炉内热量的散失,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型工业炉炉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型工业炉炉门,具备提高炉门与炉体间密封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炉门由于密封性较差,导致工业炉内热量的散失,不利于人们生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型工业炉炉门,包括炉体和门板,所述炉体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炉体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辊,所述炉体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炉体的正表面且位于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固定安装于门板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门板的正表面且位于滑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门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炉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拉绳与挂钩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加强筋均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电机支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处以及第二传动辊与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均活动安装有轴承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厚度是门板厚度的五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是卡座高度的二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炉体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了滑板,在门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了第一卡槽,可提高门板的两侧与炉体间的密封性,同时在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了卡座,在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了卡块,可提高门板底部与炉体间的密封性,解决了现有炉门由于密封性较差,导致工业炉内热量的散失,不利于人们生产的问题。
2、本发明在门板的正表面且位于滑套的内侧固定连接了两个弧形结构的加强筋,可使门板始终拥有一个向内的推力,进一步提高了门板与炉体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第一传动辊、3第一支撑杆、4滑板、5滑套、6加强筋、7限位杆、8卡座、9电机支座、10电机、11卡块、12拉绳、13门板、14挂钩、15第二支撑杆、16第二传动辊、17第一卡槽、18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鼎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兴鼎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