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4934.2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汤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洗车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洗车机分为:自动洗车机、自助洗车机、投币洗车机、自动洗车机是利用电脑控制毛刷和高压水来清洗汽车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系统、电路、气路、水路和机械结构构成。洗车机有操作简单、美观大方、对车漆损伤小,等特点。近年来为汽车服务行业广泛应用。智能洗车过程中,水泵、吸尘器、气泵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作为操作人员和被洗车辆之间的主要交互设备,其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直接关乎整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在实际洗车过程中,这些用电设备往往频繁开启和关闭,以适应不同的洗车环境,即需要频繁的开启和关闭用电设备电源,目前传统的做法通常采用大功率直流接触器等来实现,这在功能上并无问题,但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固定安装麻烦、发热量大,线圈功耗高等一系列问题,且受限于直流线圈内部电路结构,其在直流分断时其内部感性负载存储的能量瞬时释放,容易产生反向高压,影响前级控制电路,特别在频繁开关时尤为显著,造成整套系统失效或者崩溃。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做法通常采用大功率直流接触器等来实现,这在功能上并无问题,但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固定安装麻烦、发热量大,线圈功耗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包括距离感应器和N-MOS管驱动电路,所述距离感应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双向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双向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N-MOS管驱动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IN、N-MOS管Q1-Q4,信号输出端OUT,还包括信号输入指示灯电路R1、D1,途中R3、R5、R7、R9为N-MOS管栅极驱动电阻,D2-D5为稳压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驱动设备包括电机、气泵和水泵等用电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均为电网。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电脑中的其中一个。
优选的,所述的R2为在外部信号悬空时保持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以保持N-MOS管截至。
优选的,所述的采用多个N-MOS管并联方法,设计最多4个N-MOS管并联,可根据用电设备使用功率,在留出足够余量后进行增减。
优选的,所述的R4、R6、R8、R10为N-MOS管栅极下拉电阻分别和R3、R5、R7、R9起到电阻分压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多个N-MOS管并联,其漏极和源极的走线经过电流为多个N-MOS管的电流之和。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智能洗车机的驱动机构,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做法通常采用大功率直流接触器等来实现,这在功能上并无问题,但存在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固定安装麻烦、发热量大,线圈功耗高的问题,采用新型的MOS管结合相关电路来替代传统的直流接触器,并通过调节电路参数及元器件选型来解决直流接触器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通过实际长期稳定性测试证明其具备良好的效果,在不需要专门的MOS管驱动芯片及复杂的复杂电路情况下,能实现N-MOS管工作在完全导通或者截止的状态,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4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