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肥溶解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3558.5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奇俊;石晓东;曹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7/18;B01F15/06;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肥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化肥溶解器。
背景技术
在农业活动中,化肥的施用往往是农民直接用手将颗粒状的化肥撒入土壤中,或使用机器将颗粒状的化肥撒入土壤中,颗粒状的化肥不易被土壤吸收利用,容易产生肥料流失的现象。
目前,市场中的化肥溶解器,结构简单,溶解不均匀,溶解效率差,溶解浓度固定,不便于控制,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肥溶解器,通过控制面板对电动机和加热线圈进行控制,便于加速颗粒状的化肥快速溶解,通过搅拌装置对溶解液体进行搅拌,一方面使颗粒状的化肥溶解均匀,提高溶解液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加速化肥的溶解速度,加热线圈提高溶解液的温度,能够使化肥溶解更加充分,避免化肥结晶,影响化肥溶解液的浓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肥溶解器,包括底座、料筒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底座内,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料筒,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和底板,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所述电动机与减速器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料筒包括外筒壁、内筒壁、搅拌轴、加热线圈和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固定于外筒壁的外表面,所述料筒中心处设有搅拌轴,所述外筒壁与内筒壁之间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底座左端上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底板表面设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料筒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入料口活动连接,所述料筒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控制阀,所述料筒右侧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加热线圈紧贴于内筒壁表面,所述加热线圈通过导线与变频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器通过导线与电动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包括轴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均匀固定与轴杆的圆周面端,所述轴杆与减速器的输出轴之间设有联轴器,所述轴杆与料筒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减速器输入端之间设有联轴器,所述电动机与减速器下方设有减震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控制面板对电动机和加热线圈进行控制,便于加速颗粒状的化肥快速溶解,通过搅拌装置对溶解液体进行搅拌,一方面使颗粒状的化肥溶解均匀,提高溶解液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加速化肥的溶解速度,加热线圈提高溶解液的温度,能够使化肥溶解更加充分,避免化肥结晶,影响化肥溶解液的浓度。
2、本发明通过在料筒外壁设有保温板,降低溶解液的冷却速度,通过控制面板调节变频器,便于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加热线圈的温度,使化肥溶解更加彻底,便于土壤吸收利用,提高化肥溶解的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外壳,12-底板,2-料筒,21-外筒壁,22-内筒壁,23-搅拌轴,231-轴杆,232-搅拌叶,24-加热线圈,25-保温板,26-入料口,261盖板,27-进水口,28-出料口,29-密封圈,3-动力装置,31-电动机,32-减速器,4-控制面板,5-变频器,6-控制阀,7-导线,8-联轴器,9-减震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化肥溶解器,包括底座1、料筒2和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于底座1内,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料筒2,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1和底板12,所述动力装置3固定于底板12上表面,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电动机31和减速器32,所述电动机31与减速器32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料筒2包括外筒壁21、内筒壁22、搅拌轴23、加热线圈24和保温板25,所述保温板25固定于外筒壁21的外表面,所述料筒2中心处设有搅拌轴23,所述外筒壁21与内筒壁22之间设有加热线圈24,所述底座1左端上表面设有控制面板4,所述底板12表面设有变频器5,所述变频器5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3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细气泡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