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变形式自卸车货厢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2601.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孟庆勇;张杰山;谢和平;董磊;戈超;张超;修孝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形式 卸车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货厢,具体是一种弹性变形式自卸车货厢总成,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货厢总成是矿用自卸车上的大型承载结构件之一。近年来,全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矿山设备逐步朝着效益最大化、人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货厢总成作为重要零部件之一,如何对货厢总成进行优化设计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各大矿用自卸车生产主机厂的货厢主要以平板方形主体结构,及货厢底板、前板、侧板和前保护板做成平面形状,外部由纵向加强梁和横向加强梁构成,或者是纵向和横向结合,这些梁提供了平面形状的刚度,在装载惯性力的瞬间,主要靠加强梁来抵抗应力。然而上述结构使用了大量的加强筋,增加了整车自重的同时,减少了弹性变形的能力,耐冲击性较差,能有效的保护底盘,抗疲劳强度低,并在卸料时粘性物料容易粘结在货厢的底板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变形式自卸车货厢总成,减轻整车重量的同时,增加碰撞和冲击的抵抗力,提高卸载的速度和运输效率,避免卸料时粘性物料容易粘结在货厢的底板上的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底板、侧板、前板和前保护板组成,其中,货厢底板与侧板、前板以及前保护板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货厢底板为向下凹的半椭圆形大弧形;前板为向外凸出的半椭圆形大弧形;前保护板为向上凸出的半圆柱形大弧形。
进一步,货厢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横向加强梁以及多根前后贯穿的纵向支承梁。
进一步,横向加强梁和纵向支承梁相互独立。
进一步,横向加强梁设置4到6根。
优选的,横向加强梁设置5根。
进一步,前保护板底部至少有两根横向加强梁和两块侧面加强板。
进一步,底板和侧板之间大圆弧折弯过渡。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货厢底板为向下凹的大弧形,大弧形为半椭圆形,与侧板和前板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货厢底板更耐物料的冲击,从而减小对车辆底盘的冲击,且物料更容易向中心集中,稳定整车重心,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货厢底板底部有4到6根横向加强梁,横向加强梁的作用是支撑底面弧形形状,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货厢底部还有从前面贯穿到后面的纵向支承梁,主要用于货厢在自卸车底盘上的支撑,横向加强梁和纵向支承梁相互独立,防止在交叉连接处应力的产生,。
2.前板为向外凸出的大弧形,大弧形为半椭圆形,与底板、侧板和前保护板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不需要额外增加加强筋。
3.前保护板为向上凸出的大弧形,大弧形为半圆柱形,与前板和侧板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货厢前保护板底部至少有两根横向加强梁和两块侧面加强板。半圆柱形封闭结构增加前保护板的刚度,且落在保护板的物料向两侧弹开,保护平台区域的安全;
4. 底板和侧板之间的大圆弧折弯过渡,有效减少粘性物料粘结在货厢的底板上,且增大了物料的接触面积,卸货效率更高;
5.这种圆弧形形式和结构材料的货厢,具有很大弹性变形的能力,能更大的吸收冲击能量,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的产生。且仅有很少的加强筋,能够轻量化。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测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左侧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外部加强筋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后面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底板断面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底板横梁和纵梁连接处细节视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前板;4、前保护板;5、横向加强梁;6、纵向支承梁;7、横向加强梁;8、侧面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弹性变形式自卸车货厢总成,由底板1、侧板2、前板3和前保护板4组成,其中,所述的货厢底板1与侧板2、前板3以及前保护板4连接,形成半封闭结构;货厢底板1为向下凹的半椭圆形大弧形;前板3为向外凸出的半椭圆形大弧形;前保护板4为向上凸出的半圆柱形大弧形。
如图3所示,结合图5和图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货厢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横向加强梁5以及多根前后贯穿的纵向支承梁6。横向加强梁5设置4到6根。优选的,横向加强梁5设置5根。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前保护板4底部至少有两根横向加强梁7和两块侧面加强板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底板1和侧板2之间大圆弧折弯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2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货厢底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棚自动旋转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