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541.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东辉;陈少杰;张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9/5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indows 跨进 窗口 管理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涉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跨进程窗口管理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获取需要管理的目标进程的PID,根据目标进程的PID,确定目标进程窗口;创建目标进程窗口容器,将目标进程窗口嵌入至目标进程窗口容器,设置目标进程窗口容器为父窗口,目标进程窗口为父窗口的子窗口;将目标进程窗口的样式属性,与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样式属性进行匹配;当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尺寸属性、位置属性和显示隐藏属性发生变化时,同步修改目标进程窗口对应的属性。本发明管理跨进程的窗口时,显著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人们使用,大幅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跨进程窗口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Windows桌面程序在开发时,一般会把独立重用性较好的模块(影视播放模块,网络测速模块,缓冲加速模块等)分离为单独的子进程,以减小各个模块的功能耦合,降低单个模块异常对整个程序的影响。但是,运行较多拥有自己的UI(用户界面)、且分离的子进程时,会使得Windows桌面显得非常杂乱(桌面上同时显示所有运行的子进程的UI);例如,在播放器中,播放模块为独立进程,那么打开多个视频播放后就会有多个彼此独立的窗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共同管理多个子进程的软件,例如360浏览器的“多标签模式”,即在将多个子进程以标签的形式(每个子进程对应1个标签)显示在同一窗口中。“多标签模式”的子进程管理方法为:编写能够容纳多个子进程的窗口代码后,为每个子进程编写对应的标签代码,所有标签代码的进程属性相同、且指定。但是,上述子进程管理方法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
上述子进程管理方法只能在1个窗口中显示和管理指定的子进程,例如360浏览器的“多标签模式”只能管理360浏览器的子进程;当Windows桌面上运行其他进程属性不同的子进程时,上述子进程管理方法无法管理,例如同时运行360浏览器、影视播放模块,网络测速模块,缓冲加速模块,此时Windows桌面依然会非常杂乱,而且不同子进程操作(例如移动、管理、最大化和最小化)均需要分开操作,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不便于用户使用,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同步管理和操作跨非指定的目标进程的窗口。本发明管理跨进程的窗口时,显著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人们使用,大幅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需要管理的目标进程的PID,转到S2;
S2:根据目标进程的PID,获取目标进程创建的所有窗口,在所有窗口中,确定目标进程窗口的hWndDemo,转到S3;
S3:创建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确定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hWndVessel,转到S4;
S4:将目标进程窗口的hWndDemo,嵌入至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hWndVessel中,设置目标进程窗口容器为父窗口,设置目标进程窗口为父窗口的子窗口,转到S5;
S5:将目标进程窗口的样式属性,与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样式属性进行匹配;当目标进程窗口容器的尺寸属性、位置属性和显示隐藏属性发生变化时,通过hWndDemo同步修改目标进程窗口对应的属性。
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Windows跨进程窗口管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