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9984.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楠;虢清伟;郑文丽;常莎;邴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25/10 | 分类号: | G01F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渠 管道 污水 流量 一体化 标准 装置 | ||
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包括水流调控系统、明渠检测段、管道检测段、倒U形管和回流渠。水流调控系统分别和安装标准流量计和被检流量计的明渠检测段、管道检测段的首端连接;明渠检测段的尾端设置在回流渠入口处的上方,回流渠接入水流调控系统;倒U形管为倒立的两端开口的“U”形水管,倒U形管的入口一端和管道检测段相连接,倒U形管的出口另一端接入回流渠。本发明作为一种明渠和管道污水流量结合一体的量值传递标准装置,具有节约了建造空间、节约造价,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等优点。本发明属于流体流量计检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流量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水环境污染物总量的监督管理,需配备性能良好且稳定可靠的流量和水质监测仪器。我国环保产品污水流量计检定/校准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建造成套水环境流量监测仪器检定/校准标准装置,以满足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流量计(HJ/T15-2007)和超声波管道流量计(HJ/T 366-2007)的关键指标检测,从而为我国流量计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控制方法提供技术支持,也为环保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满足标准要求的检定/校准设备。目前,针对明渠流量计的质量监督管理,有明渠流量计检定/校准装置;针对管道流量计的质量监督管理,有管道流量计检定/校准装置。但是,当生产企业需要同时开展明渠流量计、管道流量计的检定/校准时,可能需要到两个不同的地方或地点去进行检测;而对同一计量检定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分别同时建设造明渠流量计检定/校准装置、管道流量计检定/校准装置不仅占用空间大、耗费大、造价高,而且相对来说利用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建造空间及造价、利用效率高的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它还具有高性能的优点。
明渠与管道污水流量一体化标准装置,包括水流调控系统、明渠检测段、管道检测段、倒U形管和回流渠;水流调控系统分别和明渠检测段、管道检测段的首端连接;明渠检测段的尾端设置在回流渠的上方,回流渠接入水流调控系统;倒U形管为倒立的两端开口的“U”形水管,倒U形管的一端和管道检测段尾端相连接,倒U形管的另一端接入回流渠。,明渠检测段、管道检测段均安装有标准流量计和被检流量计。采用此结构,通过切换水流的方向可在本装置上实现明渠流量计或管道流量计检定/校准,即本装置具备明渠和有压管道两类流量计流量检测功能,节约了建造空间及造价;共用水流调控系统和回流渠,装置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作为一种优选,水流调控系统包括上蓄水池、下蓄水池、上水管、供水管、提升泵、控制闸阀A、控制闸阀B、控制闸阀C、溢水管,上水管依次连接提升泵、控制闸阀A后接入上蓄水池,从上蓄水池接出的供水管分成两支路,一支路连接控制闸阀B后接入明渠检测段的首端,另一支路连接控制闸阀C后接入管道检测段的首端,溢水管连接上蓄水池和下蓄水池。采用此结构,能更好地分别调控明渠检测段的流量和管道检测段的流量和流速,使流量检测结果更准确。
作为一种优选,明渠检测段包括依次相接的明渠校验段和明渠试验段。采用此结构,将用于提供标准流量值比对的明渠校验段和安装被检明渠流量计的明渠试验段分开,便于被检明渠流量计的安装和流量的测定。
作为一种优选,明渠校验段包括直角薄壁堰、明渠标准液位计、矩形槽E、整流板和玻璃缸静水井,玻璃缸静水井设于矩形槽E外壁上且和矩形槽E内的液体相连通,整流板设置在玻璃缸静水井之前,明渠标准液位计安装于玻璃缸静水井中,直角薄壁堰安装在明渠校验段和明渠试验段的相接处。采用此结构,整流板能达到对供水管来流的整流作用并减缓水流的不稳定性,避免水流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且能保证水流自由流经安装了被检明渠流量计的明渠试验段。因此能更准确地测量出流经明渠检测段的流量标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