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电网事故风险等级的多区域减负荷协同决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809.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康鹏;张恒;马覃峰;刘强;林成;徐泰山;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刘丰 |
地址: | 550007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事故 风险 等级 区域 减负 协同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电网事故风险等级的多区域减负荷协同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紧急减负荷控制是应对电网严重故障和紧急状态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针对紧急减负荷控制措施,目前电网实现了针对各类紧急减负荷控制手段的接入和监视。但现有电网紧急减负荷控制策略主要基于电网离线典型方式通过人工分析计算,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故障形式来制定,然而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方式与离线典型方式存在较大偏差,随着间隙性新能源发电的大量接入、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进和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这种偏差会越来越大,离线策略的适应性值得商榷。
此外,2011年颁布施行的我国《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令)对减负荷控制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条例规定,系统切负荷等同于故障损失负荷,按照减供负荷占当地负荷的比例来评定事故等级,并按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对涉事企业处以相应罚款。现有各级电网运行控制部门对599号令还没有系统全面的技术手段支撑,一般依据其进行事后的事故等级评定。在进行减负荷控制时,若仅强调切负荷量最少或切负荷导致的经济损失最小,势必将减负荷地点集中于灵敏度较大或经济代价较小的负荷区域,然而减负荷地点过于集中必然导致该部分负荷减供比例过高,电力企业的事故评级变差,所需缴纳的罚款额增加。因此,在选择减负荷方案时,有必要兼顾切负荷损失及事故评级的影响,考虑各减负荷区域的协同,以达到切负荷量最小,同时事故风险等级最低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紧急减负荷控制措施存在的各分区减负荷措施独立考虑、减负荷地点过于集中,容易造成电网事故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计及电网事故风险等级的多区域减负荷协同决策方法,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减负荷造成事故风险等级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多分区减负荷手段的协同优化计算,降低电网事故风险等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失负荷量,以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经长期滚动校核后,也可为电网后续制定和修改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方法根据电网减负荷离线策略,基于电网实际运行方式进行在线校核,并计及599号令对各分区减负荷量进行事故风险等级评定。针对事故风险等级违反要求的分区,综合考虑减负荷灵敏度、负荷重要程度以及负荷调整代价等因素进行减负荷量的分摊,将存在安全事故风险分区的减负荷量分配给其它优先级高且安全事故风险小的分区,以降低或规避电力安全事故风险等级。
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电网典型方式制定的离线策略,基于电网实时运行方式进行策略在线校核;
2)针对离线策略实施后电网的失负荷量进行统计;
3)针对各分区减负荷情况,依据599号令标准进行事故风险等级评估;
4)进行各分区减负荷造成事故风险等级的判定,如果全部分区均未达到599号令规定的电网各级事故安全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则转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5);
5)将安全事故风险等级不满足要求的分区减负荷量分摊给其它安全事故风险小的分区;
6)针对分摊后的各分区进行安全稳定校核,以确保负荷重新分配后的各分区不存在安全风险,如果负荷重新分配后电网存在安全稳定问题,则转入步骤5),否则进入下一步;
7)输出各分区减负荷措施。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网典型方式制定的离线策略主要包括第二道防线安控切负荷策略、第三道防线低频低压减载策略和精准切负荷控制策略。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失负荷量的统计方法为:
首先,根据故障元件统计故障直接导致的负荷损失量lt和对应的负荷设备,根据安控装置的动作情况统计相应的负荷损失量lc1和对应的负荷设备,根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的动作情况统计相应的负荷损失量lc2和对应的负荷设备,如果低频低压减载后相应系统仍不安全,则认为该系统不能稳定运行,该系统的全部负荷计入负荷损失量中,根据精准切负荷控制系统的动作情况统计相应的负荷损失量lc3和对应的负荷设备;最后,在统计总切负荷量lc=lc1+lc2+lc3基础上,累加故障直接导致的负荷损失量lt,计算电网的失负荷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