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370.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婷婷;夏四艳;许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仙之居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61K36/68;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括 前胡 中药 鱼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含饱和脂肪较高的猪肉的消费比例下降,而对其他动物肉消费需求增加,其中,对鱼肉的消费趋势最为明显。然而,我国规模鱼养殖业的鱼品种大多是引进或培育品种,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但过度育种往往导致其抗应激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肉质下降,采用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常在动物体内残留蓄积,易引起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而人们对鱼的需求已由对数量的需要转变为对质量的要求,而且肉品较好的鱼的经济价值高,客观上要求在保证其生产性能的同时,注重肉品质的改善,以实现经济效益与产品品质的共同提高。
传统的药膳鱼,是在鱼屠宰后和中药一起烹饪加工,使其具有针对某些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目的,但是,此种方式只是单纯的将中药通过煎煮的方式进入鱼肉或鱼汤中,中药成分并没有充分的发挥,而且中药的味道太重,影响了食用的口感。
如何能让人们吃到既有鱼的原始口味,又能使食用者防病治病,且解决当前养殖鱼存在抗生素残留等诸多问题,现有技术中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规模化生产,制作简单、安全环保、纯生态、无污染的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一种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包括饲料主料和中药添加剂;所述饲料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350-450份,豆粕60-90份,桑叶粉80-150份,稻草粉10-50份,鱼粉10-50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车前草1-2份,石榴皮3-4份,灵芝0.5-1.2份,甘草0.2-0.5份,八角莲1-5份,板蓝根0.5-1份,宁前胡1.5-2份,珍珠菜0.3-0.8份。
优选地,所述基础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380份,豆粕70份,桑叶粉100份,稻草粉20份,鱼粉20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车前草1.2份,石榴皮3.2份,灵芝0.6份,甘草0.3份,八角莲2份,板蓝根0.6份,宁前胡1.6份,珍珠菜0.4份。
优选地,所述基础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400份,豆粕80份,桑叶粉120份,稻草粉30份,鱼粉25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车前草1.5份,石榴皮3.5份,灵芝1.0份,甘草0.35份,八角莲2.5份,板蓝根0.75份,宁前胡1.75份,珍珠菜0.5份。
优选地,所述基础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420份,豆粕85份,桑叶粉130份,稻草粉40份,鱼粉30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车前草1.7份,石榴皮3.8份,灵芝1.1份,甘草0.4份,八角莲3.5份,板蓝根0.8份,宁前胡1.8份,珍珠菜0.6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饲料主料和中药添加剂的原料;
(2)将上述原料分别经粉碎后过110-180目筛;
(3)将过筛后的各原料混匀;
(4)对混匀后原料加以搅拌并进一步制得粒径0.02-0.09mm的饲料;
(5)将上述饲料晾干,即得包括宁前胡的中药鱼饲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粉碎机对原料进行粉碎。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混匀机对原料进行混匀。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采用饲料搅拌机对混匀后的原料进行搅拌。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采用制粒机制得粒径0.02-0.09mm的饲料。
优选地,所述采用制粒机制得的饲料粒径具体为0.05mm。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功效:
车前草: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甘草:温中化饮,通阳利水。用于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
八角莲: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仙之居家庭农场,未经宁国市仙之居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饲料
- 下一篇:一种大银鱼微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