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铬同时回收铝产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8041.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娟;王芳;周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1F7/34;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铝合金 污泥 微量 同时 回收 产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铬同时回收铝产品的方法。本发明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铬同时回收铝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向反应釜中加入酸,室温下搅拌同时加入适量的铝合金污泥,继续搅拌反应1.5‑2h,使污泥完全溶解,得溶液;(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室温下搅拌40‑60min后,转速为80‑120r/min,静置半小时,过滤除去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得滤液,同时检测滤液中铬的含量;(3)向步骤(2)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氨水,搅拌反应直至无沉淀产生,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固体,即铝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物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铬同时回收铝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在铝合金加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可以利用的成分(氧化铝Al2O3、一水软铝石γ-AlOOH等)和有害的成分(例如微量重金属Cr6+、Cr3+),能否去除有害成分,对有用的成分加以利用,成为铝合金污泥处理及再利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铬同时回收铝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向反应釜中加入酸,室温下搅拌同时加入适量的铝合金污泥,继续搅拌反应1.5-2h,使污泥完全溶解,得溶液;
(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室温下搅拌40-60min后,转速为80-120r/min,静置半小时,过滤除去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得滤液,同时检测滤液中铬的含量;
(3)向步骤(2)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氨水,搅拌反应直至无沉淀产生,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固体,即铝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酸优选质量浓度为10%-30%的盐酸或质量浓度为10%-50%的硫酸;步骤(2)中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的用量为铝合金污泥质量的0.1%-1%;步骤(3)中氨水的用量以不再生成沉淀为宜,可以是过量的氨水;步骤(3)所述的铝产品指的是氢氧化铝。
本发明使用的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乙醚中加入300-400目硅胶、高氯酸和乙基黄原酸钠,室温下搅拌0.5-1h,用旋转蒸发仪蒸除乙醚,剩下的混合物于真空下加热到100-105℃,保持真空加热24-36h,得到黄色粉末,即为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其中乙醚、硅胶、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的用量为每5mL乙醚加1g硅胶、3mmol高氯酸、3mmol乙基黄原酸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有效去除铝合金污泥中微量的铬;而且二氧化硅负载的高氯酸-乙基黄原酸钠为固体易于通过过滤除去。
(2)本发明除去污泥中微量铬后,通过加入氨水回收制备污泥中的铝产品(主要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本身可作为工业原料或进一步通过高温加热得到氧化铝。
(3)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成功解决了铝合金生产废水处理后污泥中微量铬元素的去除问题,同时实现了对污泥中铝产品的开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提供的实施例对其做了更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供更好的理解发明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或实施原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1)
- 下一篇:一种钢铁酸洗污泥快速提高含铁量后的资源化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