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面泡沫混凝土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7232.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魏邱伟;赵光海;罗立志;崔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7/00 | 分类号: | E04D7/00;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泡沫 混凝土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屋面泡沫混凝土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屋面工程中,通常采用水泥焦渣或水泥珍珠岩做找坡层,EPS/XPS 板或珍珠岩板做保温层。而该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其原材料质量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工序多、周期长;施工过程中易积水,水蒸气长期不易排出,易造成屋面渗漏。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屋面泡沫混凝土施工工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屋面泡沫混凝土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准备:包括明确泡沫混凝土层的设计参数、准备施工材料的准备以及准备施工机械;
步骤2、基层处理及验收;
步骤3、弹放立面控制线;
步骤4、安装屋面落水口及出屋面套管:依据施工图及步骤1中计算的泡沫混凝土层厚度,按照标高安装屋面落水口及出屋面套管,并予以固定;
步骤5、制备泡沫混凝土:
步骤6、浇筑第一层泡沫混凝土成平面;
步骤7、放线、布置灰饼:
步骤8、浇筑第二层泡沫混凝土,并在第二层泡沫混凝土初凝后进行第三层泡沫混凝土浇筑;
步骤9、压入耐碱网格布:第三层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沿浇筑顺序方向铺设耐碱网格布,耐碱网格布铺设平整,各边搭接100mm,并位于泡沫混凝土层表面下5mm~10mm;
步骤10、各层浇筑完成后,进行找坡收面;
步骤11、养护:泡沫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毡,定人定岗进行洒水养护。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基层验收处理包括基层处理和基层验收:
在基层处理中,清除屋面混凝土结构板面的杂物、积水、油污及疏松、起皮起砂的软弱混凝土层;
在基层验收中,屋面基层经过蓄水试验,细部节点和局部缺陷经过处理,测量确定排水坡向,做好标识。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依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泡沫混凝土层厚度及屋面排水坡度,计算泡沫混凝土层最大厚度、女儿墙周边及转角、节点处泡沫混凝土层厚度,并在周边女儿墙,塔楼的立面用墨线弹出泡沫混凝土层坡度线及坡度控制线(与坡度线平行并高于200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具体包括:
(1)根据设计的配合比:试配泡沫混凝土,确定其水泥、发泡剂以及水的掺量比例,并根据每次浇筑泡沫混凝土的体量,确定各组成材料的用量;
(2)配置发泡浆体:根据配合比中发泡剂单位用量,通过发泡瓶反应罐稀释后加压配制出发泡浆体;
(3)拌制水泥浆:根据配合比,将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内,再将称量的水泥投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
(4)将制备好的发泡浆体和水泥浆一起混合,然后进行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5)利用泡沫混凝土输送泵将泡沫混凝土输送至作业面;
(6)泡沫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制作泡沫混凝土灰饼块和泡沫混凝土试件。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现场搅拌好的泡沫混凝土应随制随用,留置时间不大于30min。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浇筑同时使用木拖板进行找平,在浇筑过程中,按照测量的排水坡度连续铺设,并用刮尺刮平。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第一层泡沫混凝土层厚度为80mm~120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中,待第一层泡沫混凝土层终凝且可上人后(约48 小时后),在泡沫混凝土层表面用墨线弹出屋脊线和屋面分水线,并根据分水线、排水坡度布设灰饼,灰饼使用泡沫混凝土块料作为材料,任意两点间距小于1500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包括步骤:
(1)泡沫混凝土各层浇筑完成后,分别使用木拖板找平,用2M的铝合金刮杠按照灰饼高度及屋面排水线进行收面找平;
(2)待最后一层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成,木拖板找平并静置稳定后,使用钢抹挤压二次收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1中,待终凝后润水并采用塑料薄膜全覆盖,再全部铺盖毛毡,进行洒水养护。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7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边形单元管状混凝土加筋结构
- 下一篇:吉祥物(小爱妮兔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