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肠内环境改善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3320.4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井尾房代;山本大辅;山本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1/351 | 分类号: | A61K31/351;A61P1/16;A61P25/00;A61P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郭煜,鲁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环境 改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肠内环境的改善是有用的药物。进而详细地,涉及对于肠内环境的改善、肝性脑病的治疗等、尿毒症的治疗等是有用的药物。
背景技术
构成人类的肠内细菌丛的细菌数估计有100兆个以上,以种类计有约1000种,每一人由200~300种构成,形成肠内细菌丛,与人类共生。近年来,肠内细菌与疾病的关系受到人们的瞩目,不仅是与消化器官系疾病的关联,与过敏、糖尿病、肥胖、郁闷等各种疾病的关联也被报道(非专利文献1、2)。
肠内细菌丛由有益菌(善玉菌)、有害菌(悪玉菌)、以及可成为有害菌和有益菌的任何一者的机会致病菌(日和見菌)这3种肠内细菌构成。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属)等的有益菌将糖发酵,生成醋酸、乳酸这样的有机酸。由于有益菌生成的有机酸而导致肠内的pH降低,其结果是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已知有害菌产生的吲哚、氨这样的腐败产物给生物体带来各种障碍。因此,认为使肠内的有益菌增加、使肠内的有机酸增加、使肠内的腐败物质减少有助于良好地保持肠内环境、维持生物体的健康。
作为使肠内的双歧杆菌属增加的物质,已知菊粉、低聚果糖等的益生元,但在双歧杆菌属的增加中需要多量的摄取。另外,还已知放入了双歧杆菌属的活菌制剂、食品等的益生菌类(プロバイオティクス),但双歧杆菌属到达大肠之前,在胃酸、胆汁酸中死灭,因此难以在肠内维持摄取的活菌的数量。另外,从外部施用的活菌暂时地固定于肠内,但难以常驻在肠内。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enome Medicine, 3(3),14,2011
【非专利文献2】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11,227-238,20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肠内环境的改善是有用的新的药物。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改善肠内环境,而对于肝性脑病、尿毒症等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是有用的新的药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不断地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1S)-1,5-脱水-1-[5-(4-{(1E)-4-[(1-{[2-(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2-甲基-1-氧代丙烷-2-基)氨基]-3,3-二甲基-4-氧代丁-1-烯-1-基}苄基)-2-甲氧基-4-(丙烷-2-基)苯基]-D-葡萄糖醇,以下有时也记载为“化合物[I]”)具有优异的肠内环境改善作用。
【化1】
即,本发明如以下所述。提供了
(1)肠内环境改善剂,其含有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2)肝性脑病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其含有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3)尿毒症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其含有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含有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制药学上可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发明的药物具有优异的肠内环境改善作用,其使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的有益菌增加、使肠内的有机酸增加、使肠内的腐败产物减少。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对于肠内环境的改善是有用的药物、对于肝性脑病、尿毒症等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是有用的新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记载的记号、术语等的意义,同时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特别限定于例示的内容。
本申请说明书中的“肠内环境改善剂”表示使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的有益菌增加、使肠内的有机酸增加、使肠内的腐败产物减少的药物。
通过改善肠内环境,可以改善与肠内环境变化相关联的疾病。
本申请说明书中的“与肠内环境变化相关联的疾病”可以列举慢性肾病、伪膜性肠炎/出血性肠炎、感染性肠炎、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吉兰-巴雷综合征、过敏性疾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疾病、酒精性肝功能障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非甾体抗炎药起因性的肠炎、压力、郁闷、流行性感冒、牙周病、癌、花粉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瘙痒症等。
肠内细菌通过将糖发酵,产生琥珀酸、乳酸、甲酸、醋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异戊酸、正戊酸等。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这9种物质记载为“有机酸”。
肠内细菌通过将氨基酸代谢,而产生苯酚、对甲酚、吲哚、甲基吲哚、氨等。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这5种物质记载为“腐败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正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正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3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