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修建用石灰浆配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2433.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依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依桐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28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修建 石灰 配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修建用石灰浆配制设备。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桥梁在修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浆,然而现有的石灰浆配制设备大多数难以定量搅拌,当工人一次性添加过多的原料时,由于电机的功率有限,难以快速地配制石灰浆,严重的还会延长搅拌时间,造成工期进度缓慢,同时在石灰浆的装取过程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施工团队的工作。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配制理想、配置速度快、取料速度快的桥梁修建用石灰浆配制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制不理想、配置速度慢、取料速度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制不理想、配置速度慢、取料速度慢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制理想、配置速度快、取料速度快的桥梁修建用石灰浆配制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桥梁修建用石灰浆配制设备,包括有安装架、支杆、搅拌框、出料管、阀门、收集框、弹簧、搅拌装置和升降装置,安装架内底部左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杆,支杆顶端设有搅拌框,搅拌框右壁下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阀门,安装架内底部右侧放置有收集框,收集框位于出料管下方,安装架内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弹簧,弹簧底端连接有搅拌装置,安装架左壁设有升降装置。
优选地,搅拌装置包括有安装板、第一轴承、电机、第一转轴、皮带轮、平皮带、转杆、连接杆和压板,弹簧底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左侧与升降装置连接,安装板顶部左侧设有电机,安装板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均设有第一转轴,左侧第一转轴顶端和电机底部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上部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一转轴下部左右对称均设有转杆,安装板底部中心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底端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均匀开有第一通孔。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定滑轮、第二滑轨、第二滑块、踏板、拉线和第二定滑轮,安装架内左壁上部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右端与安装板左侧连接,安装架左壁下部开有第二通孔,安装架内左壁中部设有第二定滑轮,第二通孔下方的安装架左侧下部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下方的安装架左侧下部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左端设有踏板,第二滑块顶部左侧连接有拉线,拉线绕过第一定滑轮,穿过第二通孔,绕过第二定滑轮,顶端与第一滑块底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环形滑轨、第三滑块、放置板、轴承座和第二转轴,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内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顶端设有放置板,放置板顶部左右对称开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收集框,环形滑轨中部的安装架内底部右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放置板底部中心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卡块、合页和挂环,放置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块,左侧卡块正下方的安装架内底部右侧通过合页转动式连接有挂环,挂环挂在左侧卡块上。
优选地,安装架材料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配制石灰浆时,将配制石灰浆的原料倒入搅拌框内,通过升降装置使得搅拌装置伸入搅拌框内,弹簧被拉伸,搅拌装置对配制石灰浆的原料进行搅拌,当石灰浆配制完成时,松开升降装置,弹簧恢复原状,带动搅拌装置向上移动复位,然后打开阀门,配制完成的石灰浆会通过出料管流入收集框内,当收集框内装有合量的石灰浆后,关闭阀门,将收集框取走,并将收集框内配制完成的石灰浆取出,然后将收集框放回安装架内底部右侧,再次装取配制完成的石灰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依桐,未经刘依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