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1840.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戚新秋;张忠斌;王子晨;黄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室外 工况 条件 环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包括围护结构、第一送风静压空间、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测试间、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设置在围护结构上的第一空气处理机组与设置在测试间隔板上的第二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气流从围护结构上的送风口进入第一送风静压空间,由送风门进入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后通过送风铝合金百叶窗进入测试间,再通过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经回风口送出。本发明环境舱采用侧送上回的送回风方式,通过两个静压空间与变截面送回风空间能够保证试验时环境舱内测试区域温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均匀稳定,并保证试验工况满足GB/T17758‑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等系列标准室外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性能测试的环境间。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制冷设备的能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制冷设备的性能测试是至关重要的。试验环境舱可以模拟出各种温度、湿度与气流速度工况来满足制冷设备测试标准的要求,同时能保持测试区域工况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试验室通过测试出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得到其能效值,其模拟的条件与标准工况越接近越稳定,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
现有的环境间多采用上送侧回的气流形式,这种送风气流先在静压腔混合再通过孔板的送风形式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送风温湿度和气流组织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气流组织在试验间测试区域的整体分布。由于试验间是上部送风一侧回风的送回风设计,这便会在测试区域出现送回风死区,从而造成测试空间空气温湿度和气流组织的不均匀。专利CN105021415A公开了一种平行送风型食品冷柜测试装置,该专利通过变截面的送回风静压空间来优化测试区域的流场分布,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侧送侧回的平行送风的气流方式为了满足测试区域的工况对送风参数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测试区域靠近送风侧与回风侧的气流组织差别很大,整个试验区域气流的均匀性也难以满足。
一般采用两侧送风顶部回风气流方式的环境间,送风气流通过两侧孔板进入测试区域后会相互对冲搅混,使得空气在测试区域中部区域流动紊乱,这便不能保证试验工况的稳定性与均匀性,会影响到测试的精确度。另外,当进行高温高湿试验时,顶部会有水滴凝结,落在测试区域内,这样会损坏试验产品。专利CN105133882A公开了一种具有风向调节功能的液冷源机组测试环境室,该专利通过风道切换实现顶出风侧回风或侧出风顶回风两种气流循环方式,以满足不同出风方式的液冷源机组的测试的测试工况。该测试环境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机组测试的测试工况,但是收益较低。室外侧环境舱大部分待测机都是四周进风中间出风的方式,该专利通过切换风道改变送风方式增加了环境舱建设的初投资与后期维护费用,另外该测试环境舱的结构并不能为测试区域提供均匀的气流组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在此结构设计下可以保证测试区域在测试过程中空气的温湿度和气流组织处于稳定和均匀的状态,从而提高环境舱对制冷设备性能测试的精确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包括围护结构、设置在所述围护结构内的第一送风静压空间、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测试间、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第二空气处理机组、设置在围护结构外部一侧的第一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第一送风静压空间位于围护结构内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为沿围护结构侧面并紧邻第一送风静压空间设置的U型空间,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与所述顶板连接的阶梯状板、与第一送风静压空间连接的外侧隔板和位于U型空间内侧的三块隔板;所述测试间由所述位于U型空间内侧的三块隔板、双坡屋顶状的顶盖和围护结构的一个侧面围成;围护结构内位于第一送风静压空间、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测试间上方的空间即构成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1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