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羊水破膜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9822.X | 申请日: | 201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闫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江河湖海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99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羊水 破膜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羊水破膜针。
(二)背景技术
人工破膜取羊水来化验是否浑浊,目的为了证明宫内是否缺氧,通常医生在取羊水时都是用细小的针管来抽取羊水,但是为了防止针头碰到阴道壁,往往需要一名医生用扩宫棒进行阴道扩张,另一名医生进行抽取,两人操作不仅浪费了人力,如果配合不好,还降低了效率。针对以上情况,我科设计了一种新型羊水破膜针。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头不会碰到阴道壁,一人单手即可完成羊水抽取的新型羊水破膜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羊水破膜针,包括一圆柱形的中空设置的涡轮壳体,在涡轮壳体内部空腔中设有一涡轮,在涡轮的圆心处设有一与涡轮垂直设置的立柱,立柱的顶端穿过涡轮壳体设置,在立柱的顶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摇杆;在涡轮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体,筒体与涡轮壳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的顶端设有一吸盘,吸盘与筒体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的顶端中央设有一破膜针,破膜针的四周通过若干根连杆与筒体的内壁固连;在涡轮壳体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体,管体与涡轮壳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管体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集液瓶,管体与集液瓶的内部空腔相连通。
所述涡轮壳体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涡轮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立柱由塑料材料制成,立柱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的圆心处。
所述摇杆由塑料材料制成,摇杆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立柱的顶端粘接固连。
所述筒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筒体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壳体上。
所述吸盘由塑料材料制成,吸盘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筒体的顶端。
所述破膜针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连杆由塑料材料制成,连杆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破膜针粘接固连,另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筒体的内壁粘接固连。
所述管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管体的顶端通过粘剂与涡轮壳体粘接固连,底端通过粘接剂与集液瓶粘接固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羊水破膜针,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破膜针设置在吸盘内,在插入时针头不会碰到阴道壁,一人单手即可完成羊水抽取,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壳体,2涡轮,3立柱,4摇杆,5筒体,6破膜针,7连杆,8管体,9集液瓶,10吸盘。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圆柱形的中空设置的涡轮壳体1,在涡轮壳体1内部空腔中设有一涡轮2,在涡轮2的圆心处设有一与涡轮2垂直设置的立柱3,立柱3的顶端穿过涡轮壳体1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摇杆4;在涡轮壳体1的顶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体5,筒体5与涡轮壳体1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5的顶端设有一吸盘10,吸盘10与筒体5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5的顶端中央设有一破膜针6,破膜针6的四周通过若干根连杆7与筒体5的内壁固连;在涡轮壳体1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体8,管体8与涡轮壳体1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管体8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集液瓶9,管体8与集液瓶9的内部空腔相连通。
所述涡轮壳体1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涡轮2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立柱3由塑料材料制成,立柱3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2的圆心处。
所述摇杆4由塑料材料制成,摇杆4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立柱3的顶端粘接固连。
所述筒体5由塑料材料制成,筒体5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壳体1上。
所述吸盘10由塑料材料制成,吸盘10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筒体5的顶端。
所述破膜针6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连杆7由塑料材料制成,连杆7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破膜针6粘接固连,另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筒体5的内壁粘接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江河湖海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江河湖海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9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声电成像的相控阵超声聚焦系统
- 下一篇:二尖瓣夹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