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余量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943.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纪刘榴;任海豹;秦龙;李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36 | 分类号: | H04W52/36;H04W52/5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余量 确定 方法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余量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PUCCH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PUCCH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PH,所述第一PH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与所述第一PUCCH的发送功率的差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有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效率,以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余量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站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缩写:UE)进行通信时,UE能够通过计算功率余量(英文:Power Headroom,缩写:PH)并将计算得到的PH上报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根据该PH调整对UE的调度信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效率。其中,该PH是指UE的最大发射功率减去发射信号所需的功率的值,其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比如,如果UE所上报的PH为负值,则基站可以减少给UE调度的带宽资源,以降低发送功率,否则,可能会导致UE的最大发射功率比发送信号所需的功率小,从而导致发送信号的功率受限,数据传输不可靠。
在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LTE)中,在发射信号时,有的服务小区只发送PUSCH,对于支持CA的小区,则能够同时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缩写: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缩写:PUCCH)。PUCCH和PUSCH只能以频分的方式在一个时隙内复用,因此,UE在计算PH时,仅考虑了单独发送PUSCH,或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下的PH。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该仅考虑发送PUSCH或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下的PH的方式已经不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容易导致计算出的PH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余量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有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余量的确定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可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可确定第一PH,具体可通过该第一PUCCH的发送功率,确定第一PH。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PUCCH的时频资源,该第一PH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与该第一PUCCH的发送功率的差值。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可通过确定该用于指示第一PUCCH的时频资源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能够获取到该第一指示信息。从而第一网络设备能够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PUCCH下的PH值,使得实现了独立传输PUCCH场景下的PH计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UE,也可以为基站;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UE。本申请中涉及的通信既可以是基站和UE之间的,也可以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比如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还可以是UE和UE之间的的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在指示第一PUCCH的时频资源时,可以是显式指示的,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PUCCH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或者,也可以是隐式指示的,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PUCCH的类型信息,通过该类型信息指示该第一PUCCH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或者显式指示和隐式指示相结合的,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PUCCH的频域资源及类型信息,通过该类型信息指示该第一PUCCH的时域信息。可选的的,该第一PUCCH的发送功率可以是指传输该第一PUCCH的功率,或者可以是用于指示传输该第一PUCCH的功率的功率密度(即将该第一PUCCH占用的带宽视为1时的功率)。进一步可选的,该第一PUCCH占用的时域信息可以是符号,如该第一PUCCH可以是占用1个符号或2个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