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8134.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飞 |
主分类号: | H01H71/68 | 分类号: | H01H71/68;H01H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保护 框架 断路器 合闸 线圈 装置 | ||
1.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防止合闸线圈带电时间过长烧坏的检测电路和用于对检测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VCC的直流转换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通过直流电源VCC供电的处理器U2、继电器K1、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和为合闸线圈提供脉冲电源的旁路L,
处理器U2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断路器行程开关的到位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用于发送控制信号断开合闸线圈的工作电源,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用于输出电压脉冲使三极管Q1导通,其中第二输出接口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机接地;
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旁路L上,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与直流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负极与直流电源Vcc连接;
当处理器U2通过第一输入接口检测到断路器的行程开关不到位时,通过第二输出接口发送若干次电压脉冲,逐次触发三极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闭合对合闸线圈发送脉冲电源促使断路器合闸,当处理器U2仍然没有检测到断路器的行程开关到位信号,处理器U2通过第一输出接口发送控制指令使合闸线圈的工作电源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包括变压器T1、桥式整流器D1、电解电容C1、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和三端稳压芯片U1,
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接与AC22V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与桥式整流器D1的引脚1和引脚3连接,
所述桥式整流器D1的引脚2与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引脚Vin连接,所述所述桥式整流器D1的引脚4与三端稳压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D1的引脚2和引脚4依次并联电解电容C1和电容C2,其中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桥式整流器D1的引脚2连接;
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引脚Vout和接地引脚GND之间依次并联电解电容C3和电容C4,其中电解电容C3的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引脚Vout连接,并输出直流电源Vc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发送至少两次电压脉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发送至少3次或4次电压脉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处理器U2采用单片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框架断路器合闸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火线从旁路L中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未经李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1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