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085.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飞;杨育波;张鹏;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36 | 分类号: | H04W52/36;H04W72/21;H04W72/044;H04W72/0453;H04W72/1268;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陈洪艳;王君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使用第一成员载波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成员载波为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多个成员载波中的一个,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第二信息指示终端的发送功率是否等于终端的最大可用发送功率,第三信息指示最大可用发送功率与第二成员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差值,第一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成员载波的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差值。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解决通信系统中,成员载波之间的功率共享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背景技术
6G Hz以下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与新空口(newradio,NG)通信系统的双联接(Dual-connectivity)之间可以功率共享。但是具体的共享机制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LTE与NR之间在6G Hz以下建立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时,为了保证各个小区组(cell group。CG)的功率需求,需要解决功率共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解决通信系统中,成员载波之间的功率共享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使用第一成员载波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成员载波为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多个成员载波中的一个,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第二信息指示终端的发送功率是否等于终端的最大可用发送功率,第三信息指示最大可用发送功率与第二成员载波的发送功率的差值,第一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成员载波的上行发送功率不超过所述差值。
该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除了可以根据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还可以根据终端的最大可用功率和第一成员载波的可调余量来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成员载波与第二载波之间的功率共享。
此外,终端是通过子载波间隔较大的第一成员载波来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及时获知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从而可以及时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大于多个成员载波中其他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第一成员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最大的,可以使得网络设备能及时地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从而可以更及时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调度终端的上行传输,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大于0,且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终端的发送功率等于终端的最大可用发送功率时,根据第三信息减少第一时隙中在第一成员载波上为终端分配的频域资源,其中,第一时隙位于第二时隙之后,第二时隙为终端通过第一成员载波发送第一信息所使用的时隙;或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大于0,且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终端的发送功率不等于终端的最大可用发送功率时,根据第三信息增加第一时隙中在第一成员载波上为终端分配的频域资源,其中,第一时隙位于第二时隙之后,第二时隙为终端通过第一成员载波发送第一信息所使用的时隙;或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成员载波的功率余量小于0,且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终端的发送功率不等于终端的最大可用发送功率时,根据第三信息减小第一时隙中在第一成员载波上为终端分配的频域资源,其中,第一时隙位于第二时隙之后,第二时隙为终端通过第一成员载波发送第一信息所使用的时隙;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