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CAN报文实时接收的软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7894.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娟;陈宝龙;符小军;陈少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玉平 |
地址: | 363104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 can 报文 实时 接收 软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CAN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创建存储CAN信号的缓存区,同时创建一个全局变量作为标识位;
S102:利用CAN信号采集设备采集CAN信号;
S103:获取每个CAN信号ID,所述CAN信号为扩展帧,每个CAN信号ID为29位;
S104:获取ID的优先级,依据优先级判断该ID对应的信号帧应存储的缓存区;
S105:根据公式i=(SA-1)*PF_MAX+PF,判断该缓存区中应当进行更新的信息,
其中,i为每一个缓存数组的下标,SA为对应ID的源地址,PF为PDU格式,PF_MAX为该ID下的PF个数;
S106:进行数据更新,同时标识位置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1中,创建3个缓存区,并依据优先级对缓存区进行分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N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缓存区的大小根据实际的物理量来设计,同一个优先级的CAN ID中的PF值按照顺序排列,并在计算缓存区的大小时考虑需预留的P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AN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2中,采用中断的方式进行CAN信号的接收采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AN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6中,采用轮询的方式解析CAN信号,通过标识位是否置1来判断是否有CAN通讯,判断完成后将标识位清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龙海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8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