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7869.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4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史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系统 进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应用启动,为该应用声明两个由安卓系统启动的进程,分别为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其中,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包含有用于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为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创建子文件,以使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通过子文件获取文件锁,并通过监听对方进程文件锁的状态判断对方进程是否被结束;响应于第一进程、第二进程中任一进程根据监听到的对方进程的文件锁状态确定对方进程被结束,通过对方进程包含的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重启上述应用。该实施方式可以提高安卓系统保活进程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安卓系统中,进程保活技术通常在框架层(如nativie层)采用父子进程相互守护的方法。具体地,父子进程互相守护,两个进程无论谁死掉,对方都应该对他执行保活操作。比如,在安卓5.0以下版本的系统中,系统结束进程的时候,不会杀死框架层(如nativie层)的相关进程,可以在native层采用fork进程的方法,父子进程建立两条管道来互相阻塞读取管道,如果能读到,就代表所监听的进程死掉了,执行保活操作来保护进程。然而在安卓5.0以上版本的系统中,系统结束进程的时候会把同组的所有进程一起结束,这个同组的意义可以包括“历史同组“,比如在native层fork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不论是被init进程领养,还是通过setuid函数跨组,跨会话,跳到新的进程组里,都会被安卓系统记录为历史曾经同组,所以都会被结束。则框架层父子进程保活技术在安卓5.0以上系统中就失效了,无法保活进程。
因此,需要一种通用的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方法,提高保活进程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卓系统的保活进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应用启动,为该应用声明两个由安卓系统启动的进程,分别为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其中,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包含有用于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为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创建子文件,以使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通过子文件获取文件锁,并通过监听对方进程文件锁的状态判断对方进程是否被结束;响应于第一进程、第二进程中任一进程根据监听到的对方进程的文件锁状态确定对方进程被结束,通过对方进程包含的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重启上述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创建子文件,以使第一进程、第二进程分别通过子文件获取文件锁,并通过监听对方进程文件锁的状态判断对方进程是否被结束包括:对第一进程、第二进程中的每一个:创建第一文件、第二文件,其中,第一文件用于获取文件锁,第二文件用于读取对方进程的第二文件;当读取到对方进程的第二文件时,响应于对第一文件加锁完成,删除对方进程的第二文件,以使对方进程可监听该进程的文件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根据第一进程、第二进程中任一进程根据监听到的对方进程的文件锁状态确定对方进程被结束,上述方法还包括:结束监听到对方进程被结束的进程,以供对方进程监听到该进程被结束从而重启该进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启上述应用包括:向安卓系统发送启动对方进程所包含的用于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的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对方进程所包含的用于启动上述应用的组件的意图分别在第一进程或第二进程初始化时生成,并获取进程管理服务在该进程中的捆绑对象,以与对方进程进行捆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重新启动上述应用时,设置应用无痕启动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