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铁路卸车的扣件及挡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7045.5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荣 |
主分类号: | B61D47/00 | 分类号: | B6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李洪宝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铁路 卸车 扣件 挡板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卸车扣件及挡板安装结构,包括:扣件、承重杆以及挡板;所述扣件的上部安装到火车皮底部的开口向内的匚字型的边梁上,且同一侧所述边梁上均匀布置多个所述扣件;所述承重杆连接在所述扣件的下部,用以承载所述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挡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扣件之间,挡板上部的下表面坐靠在所述承重杆上,使挡板的上端藏置在火车皮的底部,挡板的下端抵靠在火车皮外侧的地面上形成一个斜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挡板与火车皮之间的可靠连接,解决了散装货物卸车时侵入道床的问题,实现全天候、全地形卸车,同时为进一步实现全程机械化卸车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卸车的扣件及挡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具有大批量、周转时间要求较高的特点,而对于占有其中很大比重的大宗散堆货物运输,其卸车困难是一个制约行业作业效率的瓶颈。虽然近年来广泛使用了挖掘机等机械入场参与卸车作业,但由于机械卸车作业后,会有大量散货滑入车底下的道心中,掩埋道床和铁路轨道,为铁路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消除这种隐患,卸货完成后,必须对道床进行清理,之后才能挂走空车;而这个清理工作,如果使用机械来完成,则极易损坏铁路上的车辆制动装置、走行装置、道床、铁轨、道钉等,造成其他的问题,因而只能由人力来完成清理;只是,人力进入只有0.8米左右的空间,不仅作业十分困难、效率低下,而且极易造成人身伤害,且一次清理效果差强人意,等车辆挂走后还要进行第二次清理作业,才能真正做到完全清理。
在以往的卸车作业中,卸车工人采用铁板加后支撑的方式挡住卸落的货物,但由于铁路两旁地势环境复杂多变、高低不平,在很大情况下无法完成挡板的支撑,即使在较好的地势环境下,挡板与火车皮之间以及挡板与挡板之间存在的较大的缝隙,使货物大量渗漏滑入道心里,支撑和挡板还常常滑落倒塌,因此仍有大量货物需要清理。加之铁路货场有平货位、低货位与高货位之分,道床边有的没挡墙有的有挡墙,挡墙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远有的近,这些都给挡板的安设带来了很多困难,甚至有的货场根本无法卸车。
如果将挡板安放在车辆壁上,由于卸载过程中车辆会因重量减轻而渐渐抬高,会导致原来倚靠在车辆壁上的挡板回逐步失去支撑而垮塌,货物全部滑入道心。
因此,要彻底解决散货堆装货物卸车时侵入道床的问题,实现全天候、全地形卸车,以及为进一步实现全程机械化卸车提供可能,必须解决挡板与火车皮之间的连接问题。
发明人经过多方观察、思考以及实践,做出以下解决方案尝试:
方案一,利用车辆本体上的丁字铁作为支撑加挂挡板。观察火车皮的侧面,发现其边梁上的丁字铁是可以用作受力的部件的,但通过大量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同的车辆、甚至相同车型车辆所用的丁字铁的尺寸型号都不一样,且很多车辆的丁字铁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导致无法借用;而且由于丁字铁与车门之间的相对位置十分近,挡板若直接挂在边梁上,就无法打开车门;因此,此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利用车辆边梁结构承力加挂挡板,在车梁与挡板之间加装U型扣件作为连接。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挡板脱落的概率大大减小,但由于扣件受力会发生严重变形,扣件与车辆之间也是简单连接,卸货机械在作业过程中一旦撞击了车辆就会因振动而抖落扣件和挡板,仍有不少货物滑落侵入道床。因此挂好挡板后,不得不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使用编织袋或其他材料去堵住相邻挡板间以及挡板与车辆间的缝隙,而且,由于U型扣件是一种简单的自然扣合,只适用于建有低挡墙的货场,其他货场无法使用,故效果和适应性都不大好。且扣件需要使用20毫米以上的钢板下料制作,其强度才能满足卸车作业中的承力要求,但这个强度已经远远大于车辆边梁的承受力。同时,扣件有近100毫米的长度暴露在卸货机械的作业面上,在卸车过程中,机械极易撞击扣件,导致挡板脱落,车辆边梁还会受到损坏。所以,须对挡板与车辆连接的扣件进行改良设计,扣件及挡板的强度都必须小于车辆边梁的强度却又能承受卸车作业过程中正常的垂直重力和横向应力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荣,未经袁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用的行李架
- 下一篇:用于机车缓冲器的钩尾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