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客引导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6803.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客 引导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客引导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公共交通战略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地铁或者轻轨已成为了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成分,承担了大量的交通出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了市民能够便利出行。现在,各城市的地铁客流量都较大,在一线城市的枢纽站、换乘站,人流量日趋增加,尤其是在出行高峰期,例如上下班时段,地铁车站的客流量会迎来全天的顶峰。而在地铁站台候车时,许多乘客通过电梯或者楼梯到达候车层后,由于不熟悉候车乘客分布情况,会选择直接在楼梯或者电梯附近候车,导致出现楼梯或电梯附近的候车人数众多,而其他站台却寥寥无人的情况;而大部分地铁站的楼梯、电梯与列车到站时的相对位置又通常保持一致,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这些候车人数较多的站台对应的列车车厢的乘客人数也通常较多,而其他候车人数较少的站台对应的列车车厢的乘客人数较少,使地铁列车的乘客分布呈现非常不均衡的状态。而进一步地,当地铁站台候车乘客过多或者是列车车厢内乘客过多时,在列车到站后的上下客过程中,乘客之间发生推搡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容易发生乘客间的踩踏、推挤事件,严重危害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在客流高峰期期间的乘客安全,地铁站台通常会安排工作人员在候车层进行疏导,分散拥挤站台的候车乘客至其他站台乘车。但这种疏导方式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且较为固化,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即将到站的列车车厢的情况对候车乘客进行有效疏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乘客引导方法及系统,旨在为乘客规划更合理的候车地点,缓解候车区域内的乘客盲目拥挤情况,减少潜在危险的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乘客引导方法,所述乘客引导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列车的各个车厢区域的人流密度;
在目标车站的与拥挤车厢区域对应的站台区域发布车厢拥挤提醒,所述目标车站为所述目标列车的下一到达站,所述拥挤车厢区域为所述目标列车中人流密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人流密度阈值的车厢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乘客引导系统,所述乘客引导系统包括:
车厢人流密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列车的各个车厢区域的人流密度;
车厢拥挤发布模块,用于在目标车站的与拥挤车厢区域对应的站台区域发布车厢拥挤提醒,所述目标车站为所述目标列车的下一到达站,所述拥挤车厢区域为所述目标列车中人流密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人流密度阈值的车厢区域。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目标列车的各个车厢区域的人流密度,然后在目标车站的与拥挤车厢区域对应的站台区域发布车厢拥挤提醒,其中,所述目标车站为所述目标列车的下一到达站,所述拥挤车厢区域为所述目标列车中人流密度大于预设的第一人流密度阈值的车厢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使得站台的候车乘客能够快速获得即将到站的列车的各节车厢的拥挤情况,不需要地铁工作人员的指引,即可避开乘客较为拥挤的车厢,并选择其它处候车,能够有效缓解候车区域内的乘客盲目拥挤情况,一定程度地减少因人员拥挤而产生的突发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步骤S1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中发布候车指引信息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的第三种实现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方法的第四种实现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系统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系统的第三种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引导系统的第四种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6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挂式列车的路线跟踪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