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6040.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峰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源 节能 温室 大棚 | ||
1.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包括支撑安装模块、多能源收集模块和多热源转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模块包括底板(1)及其上端设置的竖直安装杆(5),竖直安装杆(5)上端水平设置有顶板(3),多能源收集模块设置顶板(3)上端和底板(1)下端,所述多能源收集模块包括等距离设置在顶板(3)上端的太阳能电池板(4)和设置在底板(1)右下方的有机物沼气池(10),竖直安装杆(5)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连接处设置有充电电池组(12),顶板(3)下端设置有集成传感器(2),有机物沼气池(10)的右上角设置有进料斗(36),进料斗(36)的右方竖直设置有出肥管(6),出肥管(6)的下端设置有与有机物沼气池(10)右下角连接的储肥池(7),储肥池(7)的左下角设置有导流管(9),导流管(9)与有机物沼气池(10)左下角连通,有机物沼气池(10)内部靠近右侧竖直设置有上端连接在有机物沼气池(10)上端的密闭连通板(8),多热源转化模块设置在底板的右端上方,所述多热源转化模块包括设置在有机物沼气池(10)左上方的沼气收集罐(19),沼气收集罐(19)的右侧与上侧均覆盖有折弯散热板(20),沼气收集罐(19)的右下角连通设置有竖直安装在沼气收集罐(19)右侧的导气管(13),导气管(13)由下往上依次镶嵌安装有脱硫罐(15)和甲烷提纯罐(16),其中脱硫罐(15)的下端水平安装有曝气管(14),其中甲烷提纯罐(16)内部下端水平设置有干燥过滤层(17),干燥过滤层(17)上方水平设置有二级碳渗透膜组(18),导气管(13)的上端设置有溢流电磁阀(21),溢流电磁阀(21)的左下角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溢流电磁阀(21)的向右设置有出气管(22),出气管(22)的右端水平设置有多热源放热机构,所述多热源放热机构包括内部与出气管(22)连通且水平设置的燃烧管(25),燃烧管(25)的外侧包裹设置有电辅热线圈(24),电辅热线圈(24)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管(23),散热管(23)表面均匀设置有贯穿的散热孔(37),散热管(23)的右端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组(12)连接的接线管(32),散热管(23)下方水平设置有右端与接线管(32)连接且通过安装柱与充电电池组(12)左上角连接的均匀散热机构,所述均匀散热机构包括均风管(30),均风管(30)上端设置有均风板(31),均风板(31)上端上端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出风口,均风板(31)的右下角设置有导流电机安装架(34),导流电机安装架(34)的下端设置有送风电机(35),送风电机(35)上端通过转轴设置有送风扇叶组(33),送风扇叶组(33)的上方均风管(30)的右端向左设置有弧形扰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传感器(2)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6)和出肥管(6)上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散热板(20)为高纯度铜折弯防氧化处理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4)由空气竖管、空气分配管、空气支管、膜片橡胶管式曝气器、管道支架以及冷凝排放系统等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脱碳渗透膜组(18)包括等距离水平设置的二层脱碳渗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节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层(17)中设置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镁的干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峰,未经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60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尿布回收再生成培养介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种苗培育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