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示踪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5963.4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汤光宇;徐虹;邱裕友;胡剑;唐翠松;熊祚钢;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K49/00;A61K49/10;A61K49/12;A61K49/18;A61P19/10;A61P19/08;C12N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mri 影像 功能 微球示踪 间充质 干细胞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示踪的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吞有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聚合物70‑99.9%,环金属铱化合物0.05‑20%,钆剂0.05‑10%;聚合物为可降解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干细胞在制备骨缺损修复和/或骨质疏松疾病的示踪剂和/或治疗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标记的干细胞,不仅能提供稳定的单光子、双光子荧光强度和MRI影像信号,以观察干细胞在骨缺损修复和骨质疏松性治疗的迁移过程,而且同时可以修复骨缺损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探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示踪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早期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监测对预防或降低OP导致的脆性骨折至关重要。OP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骨稳态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和功能失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最终引起OP。OP常伴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下降,成骨细胞成骨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骨量减少,局部出现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近年来,寻求植入体内的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标记和示踪方法,并且辨别受体中MSCs的生存情况,仍然是当今观察和评估干细胞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热点研究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将MSCs植入活体内,促进MSCs成骨分化,改善骨质疏松部位的骨结构,有效修复疾病、创伤导致的骨或软骨缺损,在OP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具有优良光学特性并且运用于光学成像的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量子点、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纳米碳管、聚合物荧光微球等,其中荧光微球示踪的优越性在于:稳定形态结构,粒径分布集中(50-300nm);稳定而高效的发光效率;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小分子荧光素体内代谢率大大降低等。因此,荧光微球示踪在分子影像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环金属铱(III)化合物本身具有发光量子效率高、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间Stokes位移大、抗光漂白能力强及可发射近红外波长(580-750nm)的光谱等优势,在生物标记和成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至今未发现基于铱化合物的具有光学特性的分子探针示踪MSCs并且进行双模态成像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示踪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提供稳定的单光子、双光子荧光强度和MRI影像信号,而且同时可以修复骨缺损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示踪的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吞有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荧光和MRI双影像功能微球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聚合物70-99.9%,环金属铱化合物0.05-20%,钆剂0.05-10%;聚合物为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0-300nm。
进一步地,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乙丙交酯(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A-PEG)或聚乙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PLGA的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g/mol;PLA-PEG或PLGA-PEG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100000g/mol,其中PEG的分子量为2000-5000g/mol。可降解聚合物被细胞内吞后,不产生毒副性作用,且可以缓慢降解,最终被完全代谢。荧光素和钆剂被聚合物负载后,释放和代谢时间延长,可增加干细胞追踪的时间。
进一步地,微球表面还连接有修饰化合物,修饰化合物为聚精氨酸、聚赖氨酸或聚乙二胺。聚精氨酸可选9个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聚赖氨酸可选6个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聚乙二胺的分子量为25000g/mol。上述修饰化合物能够提高微球的干细胞内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 下一篇:易拆装雾化器以及电子吸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