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5915.5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佳;李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银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0047 | 分类号: | G07D7/0047;G07D7/005;G07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51063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景 模式 票据 防伪 鉴别 专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票据防伪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票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目前票据存在管理不善、真伪鉴别难等问题,社会上仍有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制作假票据谋取暴利,“克隆票”、“伪造票”、“变造票”等高仿假票据的盛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传统票据真伪鉴别方法需要通过对票据的三十多个防伪点进行人工判断,根据审验人的经验来确定票据真假。人工处理效率低下、易出错、主观成分大,实现票据的智能化分析、自动鉴别,是未来票据鉴别技术的重要趋势。
传统票据防伪鉴别技术主要有人工鉴别和机器鉴别,人工鉴别通常依靠操作及鉴定人员鉴别经验,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11983.7的一种可远程操作带云端数据挖掘分析的分体式票据鉴别系统,可在多种客户端设备上安装验票系统,由现场操作人员协同专业人士共同验票。机器鉴别采用相关仪器及软件相配合的方法实现票据真伪鉴别,例如票据鉴别装置的图像显示方法及票据鉴别装置(201510734090.1)、票据鉴别方法及装置(201410834833.8),通过采集被检票据图像与标准票据图像相比对,结合特征匹配方法,判定票据真伪。但机器鉴定或人工鉴定均无法主动给出票据防伪解释,也无法提供假票案例供非专业人士教育学习。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目前还未有采用专家系统进行票据防伪鉴别。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该系统根据相关防伪技术判别票据真伪,解释对应防伪特征,同时提供假票案例供非专业人员学习,实现模拟人类专家鉴别票据真伪。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包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本专家系统具有的解释、诊断、预测和教育功能,根据激光、安全线、荧光、纸质、油墨、尺寸等防伪技术判别票据真伪,解释对应防伪特征,同时提供假票案例供非专业人员学习,实现模拟人类专家鉴别票据真伪。
附图说明
图1是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功能图;
图2是全景红外模式下的票据图;
图3是全景荧光模式下的票据图;
图4是全景透光模式下的票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全景模式下的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知识库,该专家系统通过解释单元、诊断单元和教育单元实现以下功能:
实现票据全景防伪特征相关鉴别信息解释,根据票据类型在不同光照模式下由防伪鉴别专家知识库解释票据的相关防伪信息,方便非专业人士操作使用;
可检测票据全景红外模式、全景荧光模式、全景透光模式下的防伪特征信息;
提供各种类型票据假票案例供使用人员借鉴。
全景红外防伪鉴别专家知识库,用于存储票据红外防伪特征信息;全景荧光防伪鉴别专家知识库,用于存储票据荧光防伪特征信息;全景红外透光防伪鉴别专家知识库,用于存储票据红外透光防伪特征信息。
上述全景红外模式下,票票据采用红外油墨防伪技术,红外油墨在红外下会消失、在自然光下呈黑色。专家系统将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票据采用这一防伪技术的位置,指出自然光下票据表格边框显黑色,红外模式下边框及印刷图文均消失的防伪鉴别相关信息。
例如银行汇票,如图2所示,在红外光下,真票据面上只有右上角下行票号清晰可见,其他部分均有不同程度隐去。专家系统可根据上述特征实现票据全景红外模式下的防伪鉴别。
上述全景荧光模式下,票据采用纸张防伪技术和油墨防伪技术,荧光油墨在荧光下显现,纸张荧光纤维在荧光下显现、自然光下不可见。专家系统将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票据采用这两种防伪技术的位置,指出票据右上角票号处显示云状荧光标记;中间大写金额栏采用水溶性油墨印制的十条红水线,其颜色均匀、间隔整齐、线条粗细一致,在荧光模式下发出微弱的桔红色荧光,并具有遇水即溶的特点;右下方呈现主体花卉(梅、兰、竹、菊)绿色荧光图案;随机分布红蓝双色荧光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银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银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