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担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5517.3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金梦璐;李泉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48;A61G1/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担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担架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板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床板包括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之间设置有床板转轴,所述床板转轴与所述第一床板固定连接,所述床板转轴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解决了现有担架无法乘坐电梯上下楼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保证病人体位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多功能担架车的长度尺寸,使其能够容纳于电梯内,通过电梯上下楼,既减轻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体力负担,又节省了抢救时间,同时为病人的最佳救助时机提供有效保证,避免出现二次伤害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担架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配置的电梯规格普遍较小,一旦在高层住宅中的居民突发疾病,需要使用担架将病人快速转运到救护车中进行紧急救治,但是现有的担架尺寸较大,病人躺卧后无法进入电梯,医护人员只能从楼梯将担架抬下楼,既加重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体力负担,又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很多病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制一种新型担架,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居民在进行急救转移时乘坐电梯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担架车,以缓解高层建筑居民突发疾病通过现有担架转移时,无法乘坐电梯,只能从楼梯抬下楼,既加重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体力负担,又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很多病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担架车,包括床板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床板包括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之间设置有床板转轴,所述床板转轴与所述第一床板的固定连接,所述床板转轴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沿所述第一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三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及所述第四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辅助杆、第二辅助杆、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一辅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辅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第一折叠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中部,所述第二折叠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中部,且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杆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杆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杆底端、所述第一折叠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脚轮,所述第二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未经李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急诊内科用担架
- 下一篇: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