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透型环氧树脂内体固结保护混凝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341.X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锦;刘先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中和正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52 | 分类号: | C04B4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环氧树脂 固结 保护 混凝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渗透型环氧树脂内体固结保护混凝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气、水分和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蚀下,裸露的水泥混凝土常常出现碳化、粉化、开裂、露筋甚至破碎、剥落破坏,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安全性能和外观形象,粉化产生的灰尘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破坏环境。如果不及时处理,混凝土将加剧破坏,以至大量增加维修成本,并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型环氧树脂内体固结保护混凝土的方法,在混凝土表面发生碳化、粉化现象后,及时进行预防性防护,使用高渗透性能、高强度的环氧树脂材料渗入混凝土表面3mm以上,在混凝土体内形成一层高强度环氧砂浆保护层,并封闭混凝土表面的孔隙和微裂纹,阻挡空气、水和其它有害物质的侵蚀,遏制碳化和粉化现象,有效保护混凝土。
如果混凝土没有及时防护,已产生开裂、露筋和剥落破坏,应对裂缝、锈蚀的钢筋和剥落处进行清理后,先行以渗透型环氧树脂进行封闭,再使用填缝材料和环氧砂浆进行修补,然后以渗透型环氧树脂进行全面洒布封闭。为延长内体固结防护层的耐久性,并提升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形象,最后在表面涂刷一层耐候性能良好的表面防护剂,如氟碳、聚氨酯、丙烯酸等表面防护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渗透型环氧树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内体固结防护,同时配套已破损混凝土的处理、修复以及表面防护技术,形成成套有效、耐久的混凝土防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在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的混凝土表面喷洒第一遍渗透型环氧树脂;
(2)步骤1中的渗透型环氧树脂再喷洒第二遍渗透型环氧树脂;
(3)在步骤1及2中渗透型环氧树脂喷洒高氟原子氟碳表面防护剂。
步骤1中所述渗透型环氧树脂溶液包括A组份和B组份,
A组份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5%~20%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5%~13%
改性低分子双酚A型、双酚F型环氧树脂 30%~80%
双酚A型低分子环氧树脂封端改性异氰酸酯 20%~80%
环氧树脂接枝丁苯纳米橡胶 3%~10%
B组份
聚乙醇基多元聚醚胺 20%~50%
曼尼希反应改性胺 5%~25%
环氧化合物接枝改性胺 5%~30%
苯乙烯化苯酚 5%~20%
优选的,所述渗透型环氧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25%~50%,其物理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3中所述高氟原子氟碳表面防护剂采用工艺的重要特点是采用氟烯基单元-CF2-CFA-和烷烯基醚单元-CH2-CHOR-交替连接,氟烯基单元可从分子链两侧将烷烯基醚单元包围起来,形成氟烯基屏蔽的交替聚合物,耐候性、耐溶剂性更优良。
所述高氟原子氟碳表面防护剂采用完全的CTFE氟碳树脂作为主料,配合优质的耐候性颜料,确保其耐候性在阳光型加速老化10000小时后,涂膜保光率超过80%以上,其物理特性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采用的渗透型环氧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25%~50%,渗透型环氧树脂溶液在渗入整个混凝土碳化层,深度大于3mm,在混凝土内体反应固结后能够封闭毛细孔和微裂纹,同时封闭粗、细裂缝和大孔洞内壁,阻断水分、空气和其它有害物质侵蚀混凝土,在混凝土内体形成高强度的环氧树脂砂浆保护层,该保护层强度大于50MPa,比防护前的混凝土强度提高10%以上,能够有效遏制混凝土的碳化和粉化,另采用的高氟原子氟碳表面防护剂以CTFE氟碳树脂作为主料,配合优质的耐候性颜料,确保其耐候性在阳光型加速老化10000小时后,涂膜保光率超过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渗透型环氧树脂内体固结保护混凝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
(1)渗透型环氧树脂溶液,包括按1:1的质量比混合并搅拌的A组份和B组份,
A组份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5%~20%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5%~13%
改性低分子双酚A型、双酚F型环氧树脂 30%~80%
双酚A型低分子环氧树脂封端改性异氰酸酯 20%~80%
环氧树脂接枝丁苯纳米橡胶 3%~10%
B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中和正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中和正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4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光催化浆料及可去除NOx的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作物秸秆的降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