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式智能实景动感单车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3972.X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4/00 | 分类号: | A63B24/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智能 实景 动感单车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式智能实景动感单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非常的繁忙而缺乏足够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心中纵有远方要去探索,体验和感受,却在每日的苟且中无力挣脱。为了能抓住点点空余的时间锻炼身体,却发现这些跑步机,动感单车单调而乏味,坚持不了多少时间就将其束之高阁。想去云游四方,却发现怎么也抽不出时间和金钱来完成一次远行。为此,唯有将运动,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让这些运动设别更智能,更有趣,才能让人们在运动中感受休闲旅游,在旅游休闲感受中坚持运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而智能实景动感单车应运而生。而对于现有技术的智能实景动感单车,存在以下缺点:对于家庭式的智能实景动感单车,通常为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共用一台,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的成员带有各自不同的体验目的,比如中年人通常是为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而年轻一点的成员是为了看新地方的目的,这样的话使得仅仅连接本地的动感单车无法快速获取到相应用户的数据,使得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庭式智能实景动感单车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家庭式智能实景动感单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动感单车采集用户的人脸识别数据;
动感单车将采集到的人脸识别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人脸识别数据与人脸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云服务器将比对成功后的用户对应的存储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历史运动信息发送至动感单车;
动感单车接收所述的历史运动信息。
进一步地,历史运动信息包括运动的时间点、运动时的身体参数、完成的旅游线路点情况、累计运动里程和排名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的人脸识别数据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模块采集,包括顺次连接的摄像头、数据调理单元、AD转换单元和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动感单车显示所述的历史运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采集到的实时运动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考虑到家庭使用的需要,使用摄像头结合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人脸登录不同的账户,实现家庭不同成员各自不同的体验目的,使得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使用同一个动感单车也能方便获取到自己的数据。
(2)本发明的动感单车上设置有多种传感器,使得历史运动信息更加丰富:比如脉搏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运动时的脉搏跳动信息,速度传感器用于测试用户单车骑行的速度。心跳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运动时的心跳信息。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骑行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并累计计算单次骑行距离和累计骑行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家庭式智能实景动感单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动感单车采集用户的人脸识别数据;
动感单车将采集到的人脸识别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人脸识别数据与人脸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云服务器将比对成功后的用户对应的存储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历史运动信息发送至动感单车;
动感单车接收所述的历史运动信息。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历史运动信息包括运动的时间点、运动时的身体参数、完成的旅游线路点情况、累计运动里程和排名情况。具体地,动感单车上设置有对应传感器:比如脉搏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运动时的脉搏跳动信息,速度传感器用于测试用户单车骑行的速度。心跳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运动时的心跳信息。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骑行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并累计计算单次骑行距离和累计骑行距离。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人脸识别数据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模块采集,包括顺次连接的摄像头、数据调理单元、AD转换单元和处理器。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动感单车显示所述的历史运动信息。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采集到的实时运动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