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化多波束空馈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3962.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侯岳峰;张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塔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9/08;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维双 极化 波束 天线 | ||
双极化多波束空馈天线,包括双层平板波导、馈源阵和相移阵列;其中,双层平板波导工作在基本模式,整体剖面高度不大于天线工作中心频率的0.7倍波长;馈源阵的上层馈源与下层馈源经过双层平板波导后,辐射出的电磁波主极化分别为±45°;馈源仅照射相移阵列的一部分,其辐射出电磁波的极化与探针平行;相移单元含有金属结构,其已经按照镜像原理将整体高度缩短为原先的0.5倍;从馈源阵的一端沿另一端依次照射相移阵列时,双极化多波束空馈天线可分别辐射出出射方向不同的扇形波束;本发明实现了极化较为纯净、可纵向组阵的双线极化多波束天线,同时天线兼具宽角度覆盖、增益一致性较好的性能;本发明在未来有望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天线技术,特别涉及双极化多波束空馈天线。
背景技术
通过在圆柱形介质透镜上加载多馈源,可实现增益一致性高,角度覆盖宽的多波束天线。基于多波束介质透镜天线的优越性能,其常被用于雷达探测和点对点通信中。由于低剖面圆柱形介质透镜的上下表面均等效为磁壁,垂直极化的电磁波无法在透镜中传播,介质透镜天线一般仅能辐射水平极化的电磁波。此外,由于互耦过强,低剖面圆柱形介质透镜无法沿纵向组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统介质透镜增益一致性高,角度覆盖宽的特性,同时还能够沿纵向组阵,产生双极化电磁波的低剖面多波束空馈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极化多波束空馈天线,包括:
双层平板波导1,为由侧边金属板11、顶层金属板12、中层金属板13和底层金属板14构成的双层半开放结构;所述侧边金属板11与顶层金属板12、中层金属板13以及底层金属板14均垂直;所述顶层金属板12、中层金属板13和底层金属板14相互平行;所述中层金属板13在双层平板波导1的宽边开口处具有可以使电磁波极化改变的锯齿状结构;
馈源阵2,由两层构成,每一层均为由若干个等间距或不等间距排布的馈源21构成的直线阵列;所述馈源21由馈电端口211、探针212和半开放背腔构成,其中,上层半开放背腔由两片金属隔板213、顶层金属板12和中层金属板13构成,下层半开放背腔由两片金属隔板213、中层金属板13和底层金属板14构成;所述馈源阵2用于照射所述相移阵列3;
相移阵列3,由两层构成,每一层均为由相移单元31构成的直线阵列;其中,上层相移单元31位于顶层金属板12和中层金属板13之间,下层相移单元31位于中层金属板13和底层金属板14之间;所述相移单元31为具有改变特定来波方向电磁波透射相位功能的透射结构。
所述双层平板波导1工作在基本模式,即电磁波在双层平板波导1的任意一层内均以TEM模式传播。
所述双层平板波导1整体剖面的高度,即顶层金属板12和底层金属板1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天线工作中心频率的0.7倍波长,以保证天线沿纵向组阵后不出现明显的栅瓣。
所述馈源21的馈电端口211将探针212激励起单极子工作模式后,探针212再将半开放背腔激励起腔体工作模式,探针212与半开放背腔共同辐射出电磁波;所述馈源21辐射出电磁波的极化与探针212平行;所述馈源21仅照射相移阵列3的一部分。
所述相移单元31含有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的中心部分和顶层金属板12或底层金属板14垂直连接。
所述相移单元31需要在天线工作中心频点处,通过调节结构中的参数(金属部分尺寸,介质介电常数等),在保证高透射幅度(透射幅度大于-3dB)的条件下具有宽透射相移范围(透射相移范围大于180度)的性能。
所述相移单元31按照镜像原理将整体高度缩短为原先的0.5倍,即当相移单元31与金属板脱离连接,其镜像复制的结构与原结构结合为一体后的性能与原相移单元31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塔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塔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调谐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移动终端、天线装置及天线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