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1234.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吉朗;北市幸裕;星场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插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且能够抑制外部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错位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头具备:包含设置有狭缝的圆筒状的外部导体的外部导体部;包含圆筒状的中心导体的中心导体部;以及包含具有形成有凹部的一个主面并形成有贯通孔的板状的基座部的绝缘体。一个主面具有中央部、连接部以及周边部,贯通孔沿着中央部的中心轴形成。外部导体的一端被插入凹部,中心导体被插入贯通孔。中央部的外径小于外部导体的内径。中央部在外周的三处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外部导体的内周面抵接,使得外部导体被突出部扩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插头,特别地涉及具备筒状的外部导体以及设置于外部导体内的中心导体的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筒状的外部导体以及设置于外部导体内的中心导体的连接器插头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日本特开2013-11812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插头。图4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插头200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5中的(A)~(C)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连接器插头200的外部导体部201、中心导体部202以及绝缘体203的外观立体图。
外部导体部201具备外部导体201a以及外部端子201b~201d。外部导体201a呈设置有狭缝201S的圆筒状。即,在图4以及图5中,外部导体201a形成为与外部导体201a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为C字状。中心导体部202具备中心导体202a以及外部端子202b。绝缘体203具备矩形状的基座部203a、以及设置于基座部203a的一个主面203a1的凹部203b和突起203c。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8121号公报
在连接器插头200中,以在外部导体201a的内壁201a1与绝缘体203的凹部203b的内壁203b1之间形成间隙(未图示)的方式设计绝缘体203的形状。由此,外部导体部201以及绝缘体203的安装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若将间隙设置得过大,则外部导体201a与中心导体202a之间的错位增大,从而存在当与连接器插座结合时中心导体202a受损的可能性。用于形成不产生上述问题的适当的间隙的绝缘体203的形状设计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并且能够抑制外部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错位的连接器插头。
在本发明中,能够以抑制外部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错位的方式而实现对绝缘体的形状的改进。
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头具备外部导体部、中心导体部以及绝缘体。外部导体部包含在侧面设置有狭缝的圆筒状的外部导体。中心导体部包含圆筒状的中心导体。绝缘体包含板状的基座部,该板状的基座部具有形成有凹部的一个主面与另一个主面,并形成有从一个主面至另一个主面的贯通孔。
一个主面具有圆板状的中央部、与中央部的外周的一部分连接的连接部、以及通过凹部与中央部隔离的周边部。上述贯通孔沿着中央部的中心轴形成。外部导体的一端被插入凹部,并且中心导体被插入贯通孔。在从外部导体的中心轴方向进行观察时,中央部的外径小于外部导体的内径。
中央部在外周的至少两处具有突出部。而且,突出部与外部导体的内周面抵接,外部导体被突出部扩张。
在具有上述的构成的连接器插头中,中央部的外径小于外部导体的内径。因此,容易将外部导体部安装于绝缘体。另外,中央部在外周的至少两处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外部导体抵接的面积较小,因此即使存在突出部,也不成为在绝缘体安装外部导体部时的妨碍。另外,被突出部扩张的外部导体利用其弹性对中央部进行紧固。其结果是,外部导体相对于中央部被可靠地固定以及定位。因此,具有上述的构成的连接器插头容易制造,并且能够抑制外部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错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