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408.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韩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富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32 | 分类号: | B26D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刀机 皮带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包括立装板、圆刀机本体、马达、紧张轮、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和固定杆,所述圆刀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立装板的背面,所述马达、紧张轮、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均固定连接在立装板的正面,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立装板靠近其一侧的正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盒,所述活动盒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所述收集盒的正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活动盒活动连接。该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实现了通过方便取下的活动盒来进行模切件加工料的收集,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将活动盒取下,使得收集的料能够方便的取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刀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的生产中,包含大量塑胶模切件,片装的塑胶件采用圆刀机来做,传统的收集方式是采用手工方式收集,这种方式一方面收集不便,特别是上面带胶的产品,容易粘在一起,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另一方面收集效率很低,让需要人不停地在设备面前拾取或者剥离,这样需要让很多的人工去操作。
给予上述状况,人们发明设计了圆刀机皮带输送装置,如中国专利CN 204508368U一种圆刀机皮带输送的装置,包括圆刀机本体、立装板和皮带输送装置等,其中皮带输送装置又包括皮带轮、紧张轮和马达等零部件,最后将料输送至收集盒内,这种装置实现了与圆刀机的机械结构连接和电气方面的联机操作,这种装置通过输送机构很方便的将模切件从圆刀机上自动夹取出来,有序的输送至圆刀机之外然后叠在一起,这种方式一方面不会打乱料的方向,可以整齐的排列,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收集效率,节省了人力,然而上述装置的收集盒是固定在立装板正面的,当收集盒内部收集到一定量的料时,由于收集盒的不能够取下,使得取出收集盒内部收集的料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刀机皮带的输送装置,包括立装板、圆刀机本体、马达、紧张轮、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和固定杆,所述圆刀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立装板的背面,所述马达、紧张轮、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均固定连接在立装板的正面,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立装板靠近底部的正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盒,所述活动盒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所述收集盒的正面还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活动盒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活动板,所述收集盒的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在收集盒正面通槽的槽内,所述活动板的正面接触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正面固定连接在收集盒通槽槽内的表面,所述活动板的正面还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正面贯穿收集盒的正面延伸至收集盒的表面以外,旋转杆靠近其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靠近远离旋转杆一端的背面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腔内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与活动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背面与活动盒的正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盒的大小与收集盒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正面开设的通槽为圆形槽,且通槽大小与活动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大小与通槽相适配,且第一弹簧的内径大于旋转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背面开设的活动腔大小与第二弹簧和活动块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富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富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