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会话保持的跨终端应用状态迁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621.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5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勇;林建睿;陈世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会话 保持 终端 应用 状态 迁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会话保持的跨终端应用状态迁移方法,所用的设备包括源终端、目的终端,所述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共享服务器,所述源终端的目标应用上安装有目标应用数据捕获单元,所述目的终端的目标应用上安装有目标应用数据注入单元,所述目标应用数据捕获单元和目标应用数据注入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三方服务器,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具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的步骤是:创建并存储应用描述文件,目标应用数据的捕获、存储和会话标记的获取,目标应用数据的注入及任务A的状态再现和会话的共享。本发明使得应用状态在不同终端间进行自动化保存和恢复,实现了HTTP应用在不同终端间实现无缝切换,优化移动用户交互模式、提升交互体验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与服务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会话保持的方法以支持应用的跨终端迁移。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掀起移动互联网热潮,我国也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服务生态系统的日益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并享受互联网服务。特别地,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应用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使得用户几乎可以满足包括社交、工作、资讯、娱乐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可以说,移动终端和移动应用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并进而影响甚至重塑人们的日常活动。与此同时,应用的用户体验也已经成为人们和开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在用户使用一款应用处理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用户有时需要从当前终端切换到一个更合适的终端去处理任务。例如,考虑这样一个场景:在用户使用台式机处理任务过程中,他突然接到通知需要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那么此时他就完全可以切换到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并在路途中接着处理刚才未完成的任务。然而,现有的应用几乎都不支持这种动态切换。有调查显示,62.9%的人们依然通过手工的方式转移信息以便在新终端上继续处理任务。但是,通过在新终端上重复相同的操作去手工地恢复应用状态无疑会导致极差的用户体验。因此,如何高效地支持应用跨终端迁移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
目前现有的一些应用迁移技术大都专注于解决某一特定平台(系统)上的应用迁移问题。由于此类技术与平台紧密相关,因此它们只能作为特定平台下应用迁移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终端迁移。其次,由于移动终端自身特点的限制,类似流程迁移和虚拟机迁移等一些流行的、重量级的迁移方法并不适合在这类终端上应用,因此这类技术也不能真正地解决应用的跨终端迁移。此外,谷歌提出的基于屏幕快照和图像特征匹配的应用迁移技术虽然可以自动地在异质终端间迁移应用状态,但是由于应用的各版本间(比如Web版本和Android版本)在应用布局和操作逻辑等方面常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项技术在很多场景下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失效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会话保持的方法去支持应用的跨终端迁移,使得应用状态可以在不同终端间进行自动化保存和恢复,实现了HTTP应用在不同终端间实现无缝切换,优化移动用户交互模式、提升交互体验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会话保持的跨终端应用状态迁移方法,所用的设备包括源终端、目的终端,所述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共享服务器,所述源终端的目标应用上安装有目标应用数据捕获单元,所述目的终端的目标应用上安装有目标应用数据注入单元,所述目标应用数据捕获单元和目标应用数据注入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三方服务器,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具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并存储应用描述文件:将预使用的目标应用在源终端和目的终端上根据其工作流分别划分为N个一一相互对应的连续的任务,将上述N个一一相互对应的连续的任务创建为一个XML格式的应用描述文件,用于描述目标应用的页面布局、视图逻辑和各个任务的启动入口;将所述应用描述文件存入所述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