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8991.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克强;冷冰;李伟;周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3 | 分类号: | F24F11/33;F24F11/86;F24F11/61;F25B49/0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11391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变频 空调器 压缩机 过热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述压缩机本体的温度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以及根据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以及压缩机本体的温度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值所在的温差区间控制压缩机执行相应的变频操作或异常停止操作。该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获取温度的温度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温度区间和温差区间的比较模块和用于控制压缩机执行相应操作的控制模块。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压缩机的实际运行状态、精确地控制压缩机执行相应的变频或停止操作,避免单独采用排气温度这个单一的参数控制压缩机可能带来的一些列弊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空调器的优劣。压缩机损坏只能更换,而更换一个压缩机的成本很高。从家用空调调研数据来看,原装压缩机大约占空调外机成本的20%,用户自己更换压缩机不仅很难匹配到原型号压缩机,更换费用也是很高的。因此对空调压缩机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造成压缩机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压缩机过热,通常压缩机过热损坏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①压机缺油;②环温、排回气等传感器故障,导致空调器不正常运行,原有保护失效;③压机排气口、节流装置堵塞;④缺少冷媒压机空运转等。压缩机过热导致的后果有退磁、卡缸、融化本体内的线圈绝缘脂、压机油变质。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判定其运行情况,调整其运行频率,从而降低压缩机本体的温度。此方法弊端在于当系统内严重缺气时,没有冷媒的循环,排气温并不高,也就达不到保护的目的。而此时压缩机在空运转,器本体缺油,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其中部温度持续升高。另外,也可通过改善线圈质量、改善线圈绝缘脂的质量或改善油的质量来防止压缩机过热,但都需要开发新的材质,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且结果难以预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确保压缩机在额定最大制冷量和额定最大制热量工况下能够稳定地运行。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是提高排气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避免出错。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过热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温度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以及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值所在的温差区间控制所述压缩机执行相应的变频操作或异常停止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变频空调器处于其压缩机以最高频率运行的额定最大制冷量和额定最大制热量工况时,对应于所述压缩机异常停止的所述温度区间的最小端点值设置成大于在其他任一工况下对应于所述压缩机异常停止的所述温度区间的最小端点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以及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值所在的温差区间控制所述压缩机执行相应的变频操作或异常停止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处于(0,T1]的温度区间或所述压缩机本体的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处于(0,t1]的温差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速度V1快速升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