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级配低能耗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8686.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柏星;何其慧;许仁富;田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百丝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32 | 分类号: | C10L1/32;C10L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级配低 能耗 浓度 水煤浆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级配低能耗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粗粉和细粉,其中,粗粉为将煤通过破碎机破碎后通过14目筛子制得;用球磨机制得浓度为40%‑60%的水煤浆,水煤浆平均粒径小于30μm作为细粉;2)、将步骤1)制得的粗粉和细粉按照干基比例1‑3:1配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和煤浆添加剂,制得粘度为500‑1500mPa·S的水煤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煤浆浓度,满足气化浆制浆要求,同时粗颗粒的制备直接采用效能较高的破碎工艺,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制浆工艺简单、能耗低、拓宽了制浆煤种,显著提高了水煤浆浓度,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级配低能耗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化工是提高煤炭转化和清洁利用的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煤经气化制备合成气,技术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近100年的发展,目前主要采用热效率高、单炉能力大、转化效率高、污染较少的美国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TEXCO)和英国壳牌煤粉气化炉(SHELL),中国也开发了水煤浆多喷嘴气化炉和航天粉煤气化炉。德士古煤气化是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其工艺是先将煤制成水煤浆用泵输送进气化炉,用纯氧在高温高压下气化,具有投资较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的优点,但对煤种要求高(较好的成浆性,较低的灰熔点,较高的反应活性),气化效率较低等不足。壳牌煤气化是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其工艺是先将煤干燥后制成煤粉用高压氮气等气体输送进气化炉,用纯氧在高温高压下气化,具有对煤种适应性好,气化效率高等优点,但投资大,操作要求高,能耗大,污染较高等缺点。我国80%煤化工以水煤浆作为原料,水煤浆气化时,一部分煤炭作为燃料,提供气化的能量,另一部分则作为合成气的反应原料,一般水煤浆浓度提高1%产量可以增加2~3%,因此提高水煤浆的浓度对煤化工意义重大。如何提高水煤浆浓度、拓宽煤种适用性是该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现有的制浆技术主要存在煤种适用性窄、提高浓度有限和能耗较高等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925779.7提出了一种高浓度水煤浆及高效分级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该方法能提高煤浆中煤粒子的堆积效率,优化煤浆粒度级配,与传统单棒/球磨机水煤浆制备工艺相比,浓度能提高4~6%,但是该工艺受煤种制约严重,且工艺复杂,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738185.5提出了一种用球磨机提高低变质煤气化水煤浆浓度的方法,以经破碎的气化原煤(粒度为≤20mm)先进入棒磨机研磨,研磨后的水煤浆自流到磨机出口槽,然后用泵将部分水煤浆送入球磨机中细磨,细磨后的细煤浆经配比后返回到棒磨机入口,可达到改善水煤浆粒度分布,提高堆积效率,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的目的,成为一条制备低变质煤高浓度气化水煤浆的有效途径。但是该工艺提高水煤浆浓度有限,且工艺繁杂、耗能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480018.5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方法,所述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将捏混、整形、筛分剪切与超细磨和整形细磨相结合,使得制得的水煤浆粒度级配合理,有效地填充了煤粉间的空隙,提高了成浆浓度,浓度可提高3-5%,所述方法能够有效拓宽水煤浆的粒度分布,提高水煤浆浓度,但过多使用研磨设备能耗过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水煤浆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优化级配低能耗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优化级配低能耗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粗粉和细粉,其中,粗粉为将煤通过破碎机破碎后通过14目筛子制得;用球磨机制得浓度为40%-60%的水煤浆,水煤浆平均粒径小于30μm作为细粉;
2)、将步骤1)制得的粗粉和细粉按照干基比例1-3:1配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和煤浆添加剂,制得粘度为500-1500mPa·S的水煤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百丝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百丝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煤泥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