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6372.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凡守涛;刘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镇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耦合器 环形器 矢量调制器 环形组件 匹配负载 高隔离 对接收信号 发射信号 接收通道 泄露信号 耦合信号 隔离度 抵消 泄露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包括:环形器(1)、匹配负载A(5)和匹配负载B(6),还包括:定向耦合器A(2)、定向耦合器B(3)和矢量调制器(4)。通过使用定向耦合器和矢量调制器,引入耦合信号抵消环形器的泄露信号,可以将环形器(1)隔离度由20dB提高到60dB以上,解决了发射信号泄露到接收通道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组件,特别是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同频、同时、共天线工作的通信系统,通常采用环形器进行收发隔离。传统的环形器隔离度较低,发射信号会通过环形器泄露到接收通道中,造成接收通道饱和或信噪比恶化,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解决传统装置中发射信号泄露到接收通道产生干扰的问题。
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包括:环形器、匹配负载A和匹配负载B,还包括:定向耦合器A、定向耦合器B和矢量调制器。
定向耦合器A的输入端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发射端口,定向耦合器A的输出端与环形器的端口1相连,定向耦合器A的耦合端与矢量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定向耦合器A的隔离端与匹配负载A相连,矢量调制器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B的隔离端相连,定向耦合器B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端口3相连,定向耦合器B的耦合端与匹配负载B相连,定向耦合器B的输出端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接收端口,环形器的端口2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天线端口。
工作时,发射信号由定向耦合器A的输入端进入高隔离环形组件,发射信号经定向耦合器A的输出端传送至环形器的端口1,再经环形器的端口2传送至天线进行发射。定向耦合器A的耦合端会耦合一部分发射信号并将其传送至矢量调制器的输入端,耦合信号经矢量调制器进行幅相调整,然后传送至定向耦合器B的隔离端。定向耦合器A的隔离端会有小部分的发射信号,信号由匹配负载A吸收。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由环形器的端口2进入高隔离环形组件,经环形器的端口3传送至定向耦合器B的输入端,再由定向耦合器B的输出端输出高隔离环形组件。定向耦合器B的耦合端会耦合一部分接收信号,信号由匹配负载B吸收。在环形器的端口3,除了有正常的接收信号以外,还会有由环形器泄露的发射信号,且通常泄露的发射信号功率比接收信号功率更大。在定向耦合器B的隔离端,有经矢量调制器进行幅相调整后的耦合信号,耦合信号会由定向耦合器B的隔离端耦合到定向耦合器B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矢量调制器,调整耦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到达定向耦合器B的输出端的耦合信号与到达定向耦合器B的输出端的泄露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差180°或180°奇数倍,两者对消。
通过使用定向耦合器和矢量调制器,引入耦合信号抵消环形器的泄露信号,可以将环形器隔离度由20dB提高到60dB以上,解决了发射信号泄露到接收通道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环形器2.定向耦合器A 3.定向耦合器B 4.矢量调制器 5.匹配负载A 6.匹配负载B。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隔离环形组件,包括:环形器1、匹配负载A5、匹配负载B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向耦合器A2、定向耦合器B3和矢量调制器4。
定向耦合器A2的输入端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发射端口,定向耦合器A2的输出端与环形器1的端口1相连,定向耦合器A2的耦合端与矢量调制器4的输入端相连,定向耦合器A2的隔离端与匹配负载A5相连,矢量调制器4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B3的隔离端相连,定向耦合器B3的输入端与环形器1的端口3相连,定向耦合器B3的耦合端与匹配负载B6相连,定向耦合器B3的输出端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接收端口,环形器1端口2作为高隔离环形组件的天线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