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5687.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简溪金;张鎏杰;罗龙明;邹震;黄耀武;朱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箱 后门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选择开关、控制器、卸料报警蜂鸣器、锁钩关闭阀和后门开启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选择开关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卸料报警蜂鸣器、锁钩关闭阀和后门开启阀。控制器根据锁钩与后门的液压油路中的压力来判断锁钩与后门的位置状态来判断接下来该执行的动作。本发明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本发明起到防止因为接近开关误判断而造成的结构干涉损坏机构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环卫车辆的后门锁钩一般通过接近开关检测锁钩的位置来判断锁钩的位置状态。通过接近开关判断锁钩与后门的位置,然后执行相应的动作。整个动作周期大致可分为:锁钩开启、后门开启、后门关闭、锁钩关闭。因为接近开关存在一个感应区间,该感应区间以接近开关为圆心向一面呈扇形分布,所以使用接近开关作为检测传感器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在锁钩、后门并未完全到达相应位置时,接近开关就将到位信号反馈回控制系统了,存在小范围的误差。因为环卫车需要通过后门卸载垃圾,使用接近开关作为位置传感器有可能会沾粘上铁块、铁屑,将导致接近开关长期误判,该种情况下将导致控制系统逻辑失常,可能会损坏后门锁紧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选择开关、控制器、卸料报警蜂鸣器、锁钩关闭阀和后门开启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选择开关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卸料报警蜂鸣器、锁钩关闭阀和后门开启阀,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锁钩开启油路的液压压力,选择开关用于输入开启、关闭命令,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后门关闭油路的液压压力,控制器用于整个控制系统的逻辑处理,卸料报警蜂鸣器用于警示后门开启周期的开始与结束,后门开启阀用于控制后门锁钩开启油路和后门开启油路的切换,锁钩关闭阀用于控制后门关闭油路和锁钩关闭油路的切换。
进一步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只反馈对应的同步电信号,即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压力时,反馈电信号,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液压压力时,不反馈电信号。
进一步地,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时,控制器输出卸料报警信号控制卸料报警蜂鸣器报警。
进一步地,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达到开启响应时间时,控制器切断锁钩关闭信号的同时输出后门开启信号至后门开启阀,并在后门开启阀的配合下开启锁钩和开启后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垃圾箱后门控制方法,其包括垃圾箱后门开启方法和垃圾箱后门关闭方法,所述垃圾箱后门开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000:通过选择开关输入开启信号,锁钩开启油路中充入液压油,驱动锁钩开启,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锁钩开启油路中的开启溢流压力并传输对应的电信号至控制器;
S001:控制器判断开启溢流压力信号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零;当开启溢流压力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零时,执行步骤S002;否则,执行步骤S001;
S002:控制器输出卸料报警信号驱动卸料报警蜂鸣器报警;
S003:控制器判断开启溢流压力信号的持续时间是否不小于开启响应时间;当开启溢流压力信号的持续时间不小于开启响应时间时,执行步骤S004,否则,执行步骤S003
S004:控制器输出后门开启信号至后门开启阀,通过后门开启阀切换液压油路使后门开启油路接通,执行后门开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5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