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及该模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4632.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路文虎;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郑华海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铸造 模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包括由3D打印得到的部件Ⅰ和部件Ⅱ,部件Ⅰ和部件Ⅱ的空腔由外向内依次填充有树脂纤维层、纤维层和发泡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一)建模,将模型切分为通过燕尾槽连接的若干个部件;(二)用3D打印机打印得到若干个中空结构的部件;(三)在每个部件的平面处加工灌注开口;(四)向部件的空腔填充缓干树脂与强化纤维的混合物;(五)向部件的空腔加入玻璃纤维;(六)向部件的空腔注入发泡材料;(七)将若干个部件通过燕尾槽连接;(八)用A/B胶对燕尾槽缝隙进行填补,后涂覆环氧树脂,再进行打磨抛光。本发明具有精度高、制备周期短、重量轻、模具强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铸造用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及该模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铸造模具常采用金属模型或木模型,它们的特点如下:
1. 金属模型通常采用机械自动化加工,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短,但存在模型重量大、搬运困难以及制作成本高等缺点;
2. 木模型的制作通常都是靠人工手工制作,通过剪纸样,量尺寸,做一步,测一步,效率非常低,只要某一步骤制作出现误差,就会导致整个木模型报废,需重头再来;若模型存在复杂的曲面,对木模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很难做到制作的木模型的曲面与模具要求的曲面完全一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故铸造用的木模型存在精度差、加工效率低、对工人要求高和周期长等缺点。
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原理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模型分解成若干平面切片,然后将3D打印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叠积成完整的物体,目前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及该模具的制备方法,该铸造用模具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加工而成,并在3D打印而成的模具内部填充多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短、重量轻、模具强度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包括由3D打印得到的部件Ⅰ和部件Ⅱ,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通过燕尾槽连接为一体;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均为空腔结构,且部件Ⅰ和部件Ⅱ的平面处设有灌注开口,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空腔由外向内依次填充有树脂纤维层、纤维层和发泡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3D打印材料为PLA或ABS材料,且打印材料热软化温度大于80℃;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外表面还涂覆有环氧树脂或聚脲涂料。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树脂纤维层为缓干树脂与强化纤维的混合物,其中缓干树脂为1~20重量份,强化纤维为1~5重量份;所述纤维层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所述发泡层是聚氨酯发泡胶。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为0.5~2mm;所述缓干树脂为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添加缓干剂配制而成,其凝胶时间为5~10分钟,凝固硬化时间大于30分钟;所述强化纤维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纤维长度为2~10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聚氨酯发泡胶的发泡倍数为8~15倍。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铸造用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使用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得到铸造模具的整体模型,将该整体模型切分为通过燕尾槽连接的若干个部件,并将若干个部件分别导出为STL格式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具有不停机维修功能的板式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