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线夹具和线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4423.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5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维克多·雨果·奥西格达·盖拉戈;吕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33/10 | 分类号: | A47G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郭美娟 |
地址: | 英属维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夹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包括一控制线夹具,其用于将一控制部件例如,控制线固定在适当位置。控制线夹具的默认状态为夹持状态。可对夹具把手施力以使该控制线夹具处于非夹持状态。
优先权的交叉引用
根据《美国法典》第35篇第119(e)条的规定,本发明主张享有于2016年6月14日提交的、名为“控制线夹具系统及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349,853的权益,前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和实质通过引用整体地结合于本文中,全部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其用于固定控制线,更具体而言,用于固定使人造圣诞树的铰链连接的树枝变为收起状态的控制线。
背景技术
夹具是众所周知的固定装置,其可用于通过在两夹持面上施加向内的压力而将物体牢固地保持或固定在适当位置上。然而,现有的夹具设计可能并不适合于可调节地固定人造树装置中用于使树枝部件变为收起状态的控制部件(例如,一段电线、带子、绳子、线、绳等)。将此类控制部件连接至多个树枝,从而使得所述控制部件形成环绕所述人造树装置的树干的线环是可取的。利用夹具装置来变化和维持处于收起位置(例如,所述树枝基本平行于所述人造树的树干)或是展开位置(例如,所述树枝基本垂直于所述人造树的树干)的所述多个树枝也是可取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件可形成一封闭的线环,且所述夹持装置可沿所述控制部件在两个或多个位置接触所述控制部件,从而形成一环绕所述人造树装置的较大的线环以及一形成于所述夹持结构的一侧与所述人造树装置相对的较小的线环。可对较小的环进行拉动或其它调整方式使得所述树枝转变至收起位置,这将减小所述较大的线环的直径,迫使所述树枝从展开状态变为收起状态。这将减小树的体积,更便于存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件可能是未闭合的线环(例如:所述控制线环具有两个未连接的端部),但是,所述控制部件可连接至多个树枝从而使得其可基本包围人造树装置的树干,这将形成所述控制部件的线环部分。可通过拉动或其它方式调节所述控制部件远离所述人造树装置的两端,并以夹具装置收紧所述控制部件以保持当前减小的线环的直径来将所述线环部分调整至收起位置。可通过拉动所述线环的一部分使其远离所述夹具装置,并以所述夹具装置收紧所述控制部件以保持所述线环增加的直径来将所述线环调整至展开位置。
当前的夹具设计不足以适当地固定控制部件以保持所述控制部件的收起或展开位置,和/或当在连接至所述多个树枝的控制部件的线环中形成拉力或松弛力时,当前的夹具设计是复杂或难以使用的。具体地,其难以释放加持力或是放松所述控制部件,并且,其也难以给所述控制部件施加夹持力或其它抓紧力。此外,在单手使用时,难以通过现有的夹具装置夹持或放松控制部件,因为其需要利用另一只手来相对于所述夹具装置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因此,需要一种系统,其可调节地固定用于调节控制线环尺寸的控制部件。还需要一种系统,其能在一夹持位置和非夹持位置间方便地调整。此外,还需要一种能利用单手在夹持位置和非夹持位置间方便地调整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具装置,其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座;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把手;以及
弹簧,其中,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基座相连,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把手相连,所述弹簧被配置成向所述把手的第二端施力使所述把手的第二端移动远离所述基座,从而使得所述把手的前端直接向所述基座的前端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人造树连接系统,其包括:
人造树树干部分,其包括与所述树干部分铰链连接的多根树枝,其中,所述多根树枝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孔;
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孔以形成一树线环的控制线;以及
夹具结构,其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槽的基座,所述第一和第二槽从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部延伸至基座的第二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未经保利集团澳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